「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四百九十章 谣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章 谣言(3/4)

个穷县来说却是个不小的收入。

花花肠子都给我扔一边,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

耿同鹏理直气壮,小云山绝大部分都在h县!

而且他们已经进行了初步开挖。

可黄县z却不认同。

你们刨几个石头就算开挖?

还有矿脉走向可是向着d县的!

至于两个县合作开发,大家都不乐意,因为这个矿一个县独占还有些油水,要是两个县平分那就太鸡肋了。

两边一连扯了小半月都没个结论,直到张宏城送走了廖原,第一批劳务输出人员全部离开h县,他才接手了谈判。

他上来就扔出一个重磅。

两县最北段的交界处是郑家峪,荒无人烟的郑家峪两边各占了七里。

h县愿意将整个郑家峪划给d县,就换小云山那两里荒坡。

“张县确实挺大方啊,”谈判会上,黄县笑得很真诚,“郑家峪可是你们h县少数有林木的地方,你们也舍得拿出来?”

“要不,我们把郑家峪那半截送给你们h县,你们把小云山划给我们?”

耿同鹏没好气的吐槽起来。

“你可想得真美,用七里荒郊野外换我们十里含矿的地段。”

谈判再次不欢而散。

只是会后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d县扭头就安排了郑家峪附近的乡里,组织好几百群众去郑家峪自己那段开挖试试。

接着市里勘探队和省勘探队也不期而至。

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传谣,说郑家峪以前是干涸的河床,沙子里怕是有金子!!!

顿时整个郑家峪那叫一个热闹!

各处信了谣言的群众足足来了小一万人。

十多里的河谷里塞满了人,沙子、鹅卵石都被挖出来扔到一边。

掘地三尺!

h县这边似乎早有预料,严令本县人不得参与,但可以在现场卖水和食物。

十天之后,省勘探队和市勘探队的人都悻悻而去——大开挖行动证明郑家峪在古时候根本不是河谷。

满山谷的沙子和鹅卵石是因为某次大的地质变动(如山洪地震)被改道的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