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五百章 红旗依旧(终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五百章 红旗依旧(终章)(2/4)

局,还是回乡复员,我们铁道兵~~永远都在!!!!”

狼嚎一般的哭声在山谷里四处回荡。

铁打的汉子们红着眼让泪眼肆意横流。

“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

也不知是哪个带头嚎了起来。

“当我离开他的时候~~~,好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

“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当我和她分别后~~就像那都达尔闲挂在墙上~~。”

“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琴师回来都塔尔还会再响~~~。”

“啊~~~啊~~~,”哭声夹杂着哭嚎声震的山谷阵阵哀鸣,“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奔万丈~~~。”

男人们死死的互相抱在一起,边唱边哭。

这一天,h县酒厂门口被前来取酒的各路军车挤疯了。

直到九月中旬,当最后一个背着行军包裹离的落寞身影在h县车站踏上离开的旅程,h县再次沸腾了起来。

棉花到了收获的季节。

除了棉垦公司的知青们,张宏城还从十里八乡挑来了大量的人手。

白茫茫的两万亩棉田里人头涌动。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在开采之前,李部长曾忧心过今年棉花的销路。

因为根据他找朋友查到的资料,今年全国棉花产量粗估会比去年增收20以上,而且还有消息说国家会在年底放开棉花供应,棉花票从此将告别了历史的舞台。

加上在张宏城的影响下,新一代的新海四号长绒棉出现,李部长怕gh县手里的棉花会大大的贬值。

包括新省兵团在内的大多数棉花供应单位都在这么想——因为今年的棉花生产又超标了。

根据李部长得到的消息,很多棉花生产单位的销售员已经带着笑提着东西往沿海的老客户那里走关系去了。

这个奇怪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去年上头的一个动作。

棉花的计划采购价格在1980年的时候就已经到了1531元/100斤,当年超购价甚至高达19903元!

可到了去年,上头强行将采购价限定在了一个数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