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首见双蛋岛的记忆(1/6)
躺在船板上已是半天的阿三,终于恢复了一点体力。
他起身,从小船的驾驶室下面的船舱中,摸出了一包黑封皮的利群香烟、一个防风打火机,又来到驾驶室前面,面朝船头,也就是面朝着“鹅蛋岛”,坐在了船舱板上、背靠着驾驶室的前壁,大八字型的伸直两条腿。
然后,打开烟封,抽出一支烟,叼在嘴上。一按打火机,点着烟,狠命的吸了几口,再泻意的吐出了一串烟云圈圈…
下一步,干啥呢?怎么干呢?阿三在思索着。
经验告诉阿三:现时的海上风暴,已是属于“春暴头”的尿性了:来得猛,去得快。大概也就两天一夜,或是两夜一天,就又会风息浪平了。
船上预备的干粮,有5斤稻米,6袋黄酒…油、盐、酱、淡水、小袋榨菜,另外,小瓶煤气、锅、碗、筷、勺…都有,也都能用。另外…还有大半船舱的盛光始亮的鱼在呢…饿是饿不着的。
甚至,有酒有鱼,鲜爽个两三天,一点问题都没有。
大半船舱的鱼啊…两天一夜、或是两夜一天…上好的红海鲫鱼、坑猛虎头鱼、黄翅鲳鱼、长翎婆子银鲳鱼、黄婆鸡黄三鱼、老鹰嘴带鱼…唉,这次出海,冰带少了啊…只好用尽所有的冰,覆盖在鱼货上,听天由命吧…
遥望着“鹅蛋岛”上的“大鹅蛋”石,又扫了一眼紧挨在西边的“大鸡蛋”石,阿三不免又想起了第一次来到这里状况。
是的,阿三已不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双蛋岛”了。这一点,阿三在心中已是十分确定的了。
第一次来到这里,好像也是在4月初的那几个日子里,已经过去至少有30多个年头了吧…
那时候,阿三才十二岁,或是十三岁,是跟着阿爹去出海去看捕鱼长见识的。
阿三的阿爹是渔民,阿三的阿爷也是渔民。
那时的渔民,是公社的渔业大队的体制,是大集体的人。渔船还都是木壳的小马力的机帆船。渔网用的是大裤脚对网。捕渔作业相应的都是对船联合作业:主船带网具,在海上主管放网收网捞鱼,故而也叫网船。辅船带绳索,在海上负责给主船递送牵拉绳索、为主船放下的大网牵拉开另一只“网裤脚”,故又叫偎船。
主船上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