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重生.(2/3)
难以理解。他们喜欢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不是踏踏实实学习。他开始对学生失去耐心,对那些与他观点不合的事物愈发排斥。他的妻子张慧偶尔会劝他:“然哥,你是不是有点太固执了?现在时代不同了,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你也得多接受点新东西啊。”李然却摇摇头:“这些新东西能有什么用?不就是一些没意义的花架子吗?我教的东西是历史真相,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智慧。”张慧叹了口气,不再多说。
李然的日子继续着,直到一场意外的经历打破了他固有的认知。那是一个初夏的傍晚,他到山上散步,偶然间迷了路。他试图顺着小路往回走,却发现越走越深,直到他来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地方。那里是一片开阔的山谷,草木葱茏,空气中带着一股奇异的香味。他看见山谷中央有一座破旧的小庙,庙里没有供奉任何神像,只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几个字:“万物皆虚,万象皆实。”
李然站在石碑前,愣了许久。他隐约觉得这句话有些道理,却又说不清究竟是什么。他心里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安,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冲击着他多年坚守的认知。他在庙里坐了一会儿,决定原路返回。然而就在他下山的途中,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穿着破旧的麻布衣,手里拄着一根拐杖。
老人见到李然,笑着说:“小伙子,迷路了吧?”李然点点头,问道:“您知道这山谷里那座庙是什么来历吗?”老人眯起眼,轻轻说道:“那座庙啊,曾经是给世人醒悟之用。可惜现在的人,大多都被自己的心束缚了,认不清,也放不下。”李然疑惑地问:“什么叫认不清、放不下?”老人笑而不答,只是反问:“你觉得你看的东西,都是真的吗?”
李然下意识地回答:“当然,眼见为实嘛!”老人摇摇头:“你见的,只是你想见的,你的心告诉你什么,你便只看得到什么。”李然听了,觉得老人有些“神神叨叨”,但心里却又有些震动。他回到镇上后,开始翻阅以前很少关注的书籍,试图弄清老人话语的含义。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许多观点确实是基于一种狭隘的认知形成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历史也远比课本写的丰富。他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曾被他嗤之以鼻的事物,发现它们并非毫无意义,而是他从未真正用心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