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以爱之名(12)(2/3)
付诸实践是两回事,真真正正的凶手,应该是那劳什子的镜灵。
余光扫过瘫在地上哭泣的女人,熏风微微抿唇,言语然对言梦是有感情的。
言梦的父亲对言语然造成的伤害,让言语然产生了一种,对和言梦父亲有关的人和事,极度抗拒又或者说恐惧的情绪。
这种情绪,言语然是控制不了的。
曾经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心理试验。
试验人员将一个年幼还不会说话的孩子放到屋子里,让他接触毛茸茸的东西。
开始孩子会对毛茸茸的小兔子、小狗表现出喜欢的态度。
后来试验人员将一根能发出巨大声响的铁棍,立在孩子身后。
每当触碰到毛绒绒的动物和玩具时,实验人员就会在保证孩子身体安全的前提下推倒铁棍。
哪怕是成人,听到突如其来的巨响都会心头一颤,感到害怕,更何况新生的孩子。
那可怜的孩子,从开始不愿意触摸小动物,到最后见到毛茸茸的小动物就会疯狂地爬着离开。
接着实验人员发现,那个可怜的孩子在看到毛茸茸的物体时,都会害怕得放声大哭。
这种现象伴随了这个孩子一辈子,直到他去世都没有消散。
熏风微微叹了口气,言语然就像是那个实验中的孩子。
实验中的孩子,从对长毛动物的恐惧,变为对所有毛绒绒的物体的恐惧,而言语然则是对丈夫的恐惧,转换为对和丈夫相貌相像的言梦的恐惧。
难以想象,到底诗人对言语然做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言语然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哪怕她爱言梦可是依旧克服不了自己心里的恐惧。
熏风抿唇,看着言语然的目光有一丝怜悯。
言语然跪坐在地上,黑色礼服在她的折腾下,多了很多褶皱。
而言语然却无暇整理,只是哭着道:“求求你们救救她,她是无辜的.......她只是一时鬼迷心窍,同恶魔对上了话.....”
其实言梦不过是想要找个可以倾诉的对象,熏风唇动了动,还是没忍心将这句话说出口。
言梦点烛本身就是一个很诡异的行为。
熏风大致能够猜到言梦的想法,或许镜灵出现已经不止一次,言梦之前就有点烛和镜灵沟通的习惯。
人的情绪是需要一个宣泄口的,言梦也不例外,尤其是她在受到伤害和背叛的时候。
她没有任何可以倾诉的对象,只能选择镜灵。
在镜灵伤害她的同学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