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3章(1/2)
海丰集团在南江省是巨无霸般的存在,大到可以和华同集团相提并论。按照总规模和营收算,华同集团被远远甩在背后。
私企反腐,乔岩听闻那些大厂内部设有督查部门搞反腐,北方的企业很少听说。李鸣能提出来,说明内部确实存在巨大漏洞,毕竟下面企业太多了,十几万职工,他一个人哪能管得过来。道:“你们企业如果存在腐败问题,那就是犯罪,可以直接报警,公安经侦部门会依法查办。”
李鸣道:“这个我清楚,有时候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如果真要查,估计高层能全军覆没,中层也剩不下几个。全抓走了,谁来干活?海丰集团看似是私企,我们所走的路子完全仿照国企,但又不能生搬硬套,搞个纪检部门,那就闹出笑话了。”
“我的想法吧,抓几个典型,让他们有所忌惮,想要彻底杜绝,不太现实。所以,我考虑设一个监督检查部门,或者干脆就叫反腐部,你觉得如何?”
乔岩笑了笑道:“对了,海丰集团现在不是上市公司?我印象中早就上市了。”
李鸣夹了口菜,边吃边道:“海丰集团不是,下面有几家子公司是上市公司。当初老爷子不让,省里也不允许。一旦成为上市公司,可不像现在如此随便了。每月公布财务报表,接受股东监督,证监会还要监管,每笔钱都得花得明明白白。”
“集团大了,赚钱的子公司没几个,就如你刚才所说,赔本赚吆喝。我也想甩包袱,但上面不让啊。一个公司倒闭,意味着有多少人失业,我是硬着头皮在支撑。”
“尤其是那年海风化工厂爆炸后,对海丰集团的影响相当大,损失极其惨重。经过几年的恢复,才算有所好转,但债务依然巨大,必须得走上市这条路自救。”
“我们找了好几家服务公司,给出的建议一致,要想上市,先甩包袱,清理不良资产,精简部门人员,这就又矛盾了,最近因为这些事头疼得不行。”
乔岩大致明白了,怪不得国内股市发展不起来,很多企业都是以上市为目的,有的企业靠吸纳散户资金消化债务,有的企业则是上市后狠捞一笔,然后就没然后了,最终倒霉的还是那些抱有一夜暴富幻想的散户。
乔岩突然想起普达创投,他们不就是搞这个的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