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三国孙尚香9(2/6)
总之,闹哄哄一片,吵了好久也没个结果。
曹操也不耐烦。
他坐在上面看着底下的人吵成了一片。
突然他看见了孙尚香。
于是,曹操开口了:“孙参谋,这个事,你如何看啊?”
孙尚香一听,点到自己名了。
于是,她站起来一拱手,说:“丞相大人,我觉得这个县令只是不适合做县令的工作。
看起来他比较喜欢种地,所以,完全可以让他做农业方面的差事。或者看守核对物资,他这样性格的人,准保不会出现一丝错漏。至于做县令”
孙尚香说:“做县令,不是说人老实清廉就可以做好县令的。
我想,为什么不考试选拔官员呢?我们可以一年或者三年一次考试,这样,根据考试成绩优劣,筛选出来适合做县令做县丞甚至做小吏的人。
同时,也可以给天下寒门子弟一个上进的机会。
每次考试,择优录取。然后,由朝廷统一安置他们去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职业。
并且,三年或者五年为一任。
官员在每个地方最少做一任,最多也只能做两任。然后就换地方,或升迁,或平掉,都根据他们的考评来看。这就是文考。
比如我在游历时,看到一些偏僻地区的寒门子弟,有的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可是,他们地处偏僻,接触的人少,没有人推荐。
这样的人才就那样浪费在乡野中。
还有的山间居住的以打猎为生的猎户,力大无穷,面对虎熊都毫无惧色。
这样的人才,真是可惜了啊。
因此我觉得,还可以有武考。这样,他们就有机会出来,为朝廷为丞相效力了。”
这时,有一个一看就是大老粗的人说:“费那事干什么,有合适的人,我们自然就推荐了。或者有能力的人,投靠在我们门下,我们自然就用他们了。”
孙尚香说:“你说的那情况,当然也可以。但是还是那句话,很多寒门子弟,他们根本不知道要去哪里找人推荐他们。
并且,推荐制有一个弊端,虽然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自己是给朝廷效力是给丞相效力,可是有的人,却糊涂的只为推荐他们的人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