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16)(1/3)
美国军工企业如何玩转“战争经济学”?
“战争经济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战争来赚钱。在这方面,全世界没有比美国军工企业更能玩得转这一概念的了。请看最新的两个案例:
在乌克兰军队突袭俄罗斯本土库尔斯克州的敏感时刻,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125亿美元的新军事援助计划。紧接着,在新一轮加沙地带停火多哈谈判举行的关键时刻,美国政府又批准了新一轮价值约200亿美元的对以色列军售计划。
在军工复合体利益的驱动下,美国不断在世界各地制造战乱冲突,给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深重灾难。
“军事紧张局面才有利于军费增长”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10个多月,目前加沙地带已有超过4万人因以军的军事行动死亡。与此同时,美国持续军援以色列,带动美国各大军火商效益飙升,订单创下新高。
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国军工巨头源源不断地将武器弹药提供给以色列。以色列空军在加沙等地的军事行动中,大量使用了由雷神技术公司生产的空对地导弹、波音公司生产的小直径炸弹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套件等。
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代理副部长卡拉·阿伯克龙比表示,2024财年至今,美国对外军售总额已超800亿美元,高于2023财年的对外军售总额,更比2022财年高出300多亿美元。阿伯克龙比预测,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上升。
再来看另一场危机——俄乌冲突给美国带来的利益。
从“海马斯”远程火箭炮系统到近期的f-16战机,战争军备不断被送上战场,美国军火商则从乌克兰危机中大肆攫取利益,收割战争财富。
数据显示,2023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年收入达到676亿美元,净利润69亿美元;雷神技术公司年收入为689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28;另一家军工巨头波音公司,去年因一系列安全丑闻而受到欺诈指控和质疑,但2023年的收入仍高达778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了162。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直言,美国政府官员直到现在也没有解释挑起乌克兰危机的真正目的——那就是促进武器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