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online速览」

第228章 (19)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28章 (19)(1/2)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丨安徽马鞍山:绿色蝶变与产业升级共绘生态宜居新篇章

中新网合肥8月17日电(张俊许晓璐宁珊)在长江之滨,安徽省马鞍山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脱颖而出。马鞍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城市到现代生态宜居城市的华丽转身。

绿色蝶变,生态之城展新颜

马鞍山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随着长江禁捕政策的深入实施,昔日渔民转变为护渔员,共同守护长江母亲河。

刘凯是马鞍山当涂县退捕转产渔民,长江禁渔后,这名昔日的捕鱼人放下渔网,守护长江。“水更清了,鱼更多了,多年不见的江豚也回来了。”提及近年来长江的喜人变化,刘凯如数家珍。

刘凯祖祖辈辈在长江上捕鱼,他响应政府“渔民上岸”号召,转行造船艇,后创办了启航船艇制造有限公司,吸收了一批渔民上岸进厂。刘凯还和40余名上岸渔民成立了民间公益组织——当涂县渔业资源保护协会,2021年申报成立当涂县专业护渔队,对长江当涂段及支流开展常态化禁渔巡查,协助渔政部门执法。

如今,马鞍山还与周边城市开展协同立法,共同保护长江江豚等珍稀物种,长江马鞍山段渔业资源显着恢复,江豚等珍稀物种频现。以环保督察为契机,马鞍山强力推进长江大保护,实施长江东岸综合整治,关停整治了一批“散乱污”企业和非法码头,实现了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

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焕新生

作为沿江重要工业城市,马鞍山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该市以制造业为“纲”,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通过数字赋能产业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马鞍山加快实施“数聚赋能”行动,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梯次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据马钢特钢智控中心负责人介绍,该智慧制造示范基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管理成本,增强了产业竞争力。

马鞍山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产品深度数字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地球online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