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忐忑(2/4)
下的博陵郡城的军队,移师到了距离崔家老宅不过十数里的地方安营扎寨,美其名曰为整编。可崔舒并不这么觉得,要是接下来崔家有什么异常的动作或者不那么服贴,那张彦必然就想着要另立新功了。
崔家当然不会把这些人放在眼里,可问题是萧长车的主力,如今就屯在郡城之内,卢新的军队,也还没有回去呢!
人为刀殂,为我鱼肉。
崔舒叹一口气,可不管如何,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的,好在他有一个现成的模子,崔舒的底线就是绝不能比卢新差。
伸手掀开了门帘。
屋子里的老头儿抬起头来,看见了崔舒,脸上立马便堆满了笑容,丢下笔,从大案之后走了出来,一边搓着手一边道:“崔先生,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啊!”
崔舒躬身道:“茅长史之名,这些年可是如雷贯耳,但凡提到关外,就必然要提到茅长史之能。李都护能得茅长史之助,何其幸也!”
“错了错了!”茅大贤呵呵笑道:“是茅大贤运气好,这一辈子居然能碰到李都护这样的真英雄,没有李都护,我就是一砣连狗都嫌的米田共!”
“长史太自谦了!”崔舒摇头道:“博陵郡与关外是邻居,关外这些年来的状况,还是很清楚的。不说别的,光是这一年来,你能让关外数百万人吃上饭,没有发生饥荒,没有人饿死,就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了!”
茅大贤大笑,崔舒所言,当真是搔到了他的痒处,这些事情,还真是离不开他的努力。当年与李大锤无数个日日夜夜讨论出来的治民之策,如今正在关外落地生根,李大锤是个只管杀不管埋的,大概的方略一出,立刻便弃之不顾,剩下填空的事情,便全都交给了茅大贤。
那些很多天马行空的政策,想让他们与关外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然后落地,发挥出正面的作用,不仅是茅大贤,泰安聚英堂的那帮人,又有几个没有熬白头发,耗尽心血呢?
瞅瞅自己的头发胡须,今年不过五十出头,可是已经斑白有如七老八十了!
都是操心操的啊!
“坐,坐!”茅大贤请了崔舒坐下,又要火炉边上提起铜壶,亲自给崔舒冲泡上了一杯茶水送到了对方面前:“这是李都护弄的炒茶,我挺喜欢的。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