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稳定(2/3)
李大锤清楚地知道,当年某个姓黄的家伙按着祖谱杀人,的确更改了那方世界那个国度的历史,让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八个字变成了至理名言,但也让当时的社会文件技术等等至少倒退了无数年。
现在李大锤的做法无疑更难,但只要成功,好处将是无限的。
“粮食,现在到明春最大的问题还是粮食!”茅大贤看着屋里诸人,道:“今年这一场大仗,完全是计划外的,我们动员了四万大军以及超过十万青壮来打这一仗,结果很好,但却也让我们本来就告急的粮食伫备雪上加霜!”
“缴获能弥补多少?”李大锤问道。
“连窟窿都填不平!”茅大贤摊摊手道:“今天博陵郡的确是丰收了的,可从中原各地赶来的数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基本上将多余的粮食吃光了。眼下博陵郡剩余的,也就勉强够本,如果再加上我们在本地的驻军,那还要节省着用!”
“解决粮食的途径有哪些?”
“前几年关外一直都是大丰收,我们的仓伫还算丰富,而且预估到粮食会在将来不足,所以这几年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地进口粮食,来源是南楚!”说到这里,茅大贤笑了笑道:“但今年,来自南楚的大宗粮食贸易也基本断绝了。”
南楚内部现在打成了一锅粥。
江芊占据了江南八镇以及汝阴郡、永安郡、同安郡等地,而项庄自梅州起事之后,沿海一带群起响应,如今几乎将南楚最为富庶的一片地域尽数占下,江芊、项庄与那伟三方战事不断,今年这些地方还在啃着往年的老本,到了明后年,这些地方必然也会出现粮食缺口,毕竟没有稳定的环境,百姓不能安心种田,又怎么会有收获呢?
“江南的混乱,应当有机可乘吧?”李大锤问道。
茅大贤点点头,“我们正在做这件事情,常森,你负责贸易方面的,你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坐在屋里靠近大门的一名官员站了起来,正是常家的老三常森,如今老大常鑫已经没有资格出现在这样的场合,取而代之的却是老三常森了。
“楚国战乱,粮价暴涨,但我们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粮食的价格必然还会有一个大的飞跃,所以我们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在江南沿海等地大肆收购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