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0年搞开发」

第36章 商标选择困难症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6章 商标选择困难症(1/6)

整个流水线以角落的布料库房为,先后经过打版、裁剪、熨烫、缝制等程序,最末端是靠近门口的长竹竿。

做好的衣服都搭在竹竿上,岑济交代她们先按照大、中、小三个尺寸来做衣服,大号占三成、中号占五成、小号占两成。

以后的话,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再变动,目前就这么先干起来。

吕小兰虽然是妇女同志,但是她干体力活在行,针线活只是马马虎虎,她在这也帮不上什么忙。

可她现在又走不了,必须要在这里坐镇,只好帮着干点搬运、烧熨斗、加水之类的粗活,岑济则是坐在门口,帮着挂衣服。

目前缝纫小组只有一台电动缝纫机、一台电动锁边机,还有一台脚踩缝纫机。

两台缝纫机面对面摆放,电动的做缝合之类的大物件,脚踩的做裤裆、裤脚、袖口之类的小物件。

看来得让汪朝东慢慢把仓库里的缝纫机慢慢运过来了,不过目前来看,这点订单还是能满足的,还是边做边看吧!

就算现在运过来了,这队里的电路也承受不起啊,上次的变压器火灾可是让岑济心有余悸。

李小嘴虽然不是个优秀的服装厂厂长,但他确实是个顶呱呱的裁缝兼师傅。

岑济闲着没事,客串了一把质检员,缝纫小组做出来的工装,基本上都是板板正正。

拿在手里都是缝对缝、眼对眼,丝毫不比后世工厂里出来的衣服差。

甚至由于大多都是手工制作,工装内侧的接头都给处理的平平整整,上身感觉非常挺括,不怪那些贩子个个眼馋。

“鲁玉梅,你会写字吗?”

岑济喊来一个拿着粉饼打版的小姑娘,把一本软面抄交给她。

“会!我上到三年级了!”鲁玉梅长得很是敦实,扎了两个麻花辫,接过软面抄后先翻了翻。

“那就好,交给你个任务!”岑济冲她笑着点头:“你把每天瓜子厂送来多少订单,交出去多少衣服,都在这上面登记。”

“不管是谁来领、谁来说,都要在这后面写名字,不会写名字的就盖章、按手印!”岑济指着软面抄上跟她慢慢讲解。

“每天晚上下班后,记得抄一份下来交给仇技术员,这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在1980年搞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