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水中清影倩谁磨(3/6)
起来,这罗家也算是“家学渊源”了,祖上一直定居江南,从明朝时开始发迹。
族谱上的人参加过东林党、响应过张煌言,等到大局初定,又踊跃投身新朝科举,从顺治起开始做官,道光年间族里还出过侍郎。
等到了晚清衰颓,族人又纷纷联络各地志士仁人,派晚辈去大通学堂,到湖北参加日知会,非常识时务。
而罗大右的父亲,当年正是辛亥革命时期,攻入金陵的“江浙联军”中一名炮营管带,之后也在江南地区游宦,致力于壮大家族。
而罗大右兄弟二人,则因此得以在金陵成长,罗大右是1946年金陵大学回金陵办学的第一届学生。
岑济听下来,很想跟他竖个大拇指:光从家庭背景来看,你这个名字没白取!
吕小兰听得则是头都大了,扯住罗大右的袖子:“老同志,看来你学问是真大,那你给我们出出主意!”
罗大右听完,微微一笑,起身从包裹里拿出纸笔,拧开墨汁瓶,狼毫饱蘸,在纸上一提一扭,将笔轻搁在桌上,拈起纸来吹干墨迹。
大家凑近一看,上面只写了一个“人”字,字体俊秀飘逸,却又充满动感,仿佛一个蓄势待发的运动员奋力一跨。
“咱们大队叫跃进大队,这个字呢,就像是人在往前飞奔,暗合现在跨越式新发展的大好形势啊!”
罗大右给几人讲解起自己的巧思,既拍了跃进大队的马屁,又不露声色地小抬自己一手,引得大家齐声赞叹。
“我们不懂那么许多,只是觉得这字写得好看,一看到它就觉得有劲!”吕小兰把纸接过,轻轻卷在手里。
“一会儿我找你们队里的温大本刻个模子,就照这个字来,用色素染了往衣服上印!”
岑济原先的想法是用针线缝,反正有电动缝纫机,又快又好看,可吕小兰心疼织线钱,一番衡量下,最终还是用染料来代替。
罗大右跟岑济好生交谈一阵,含蓄表明了自己的来意,说了一大堆什么“天伦之乐”“承欢膝下”等等。
总之意思就是:想来,求安排!
岑济当然是乐见其成,大手一挥:必须给老铁安排到位嗷,不白来,都不白来。
双方约定好,先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