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的逆袭人生」

第2章 做炊饼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章 做炊饼(3/4)

事情,武大郎本名武值,由于是家中的老大,于是人们大都叫他武大郎。

这武大郎兄弟自幼父母双亡,武大郎为了自己的弟弟,那是肩挑扁担,一头放着炊饼,一头放着武松,走街串巷,凡是遇到家中有婴儿啼哭的,他就上去给人家磕头,送炊饼,只为给自己的弟弟一口奶喝。

终于含辛茹苦给武松拉扯大,结果武松喜欢喝酒,每次喝了酒就爱与人动手,进官府牢房那是家常便饭,然后他在用卖炊饼的钱,上下打点将武松接出来。

他大鱼大肉供着武松,才让武松长的足足八尺有余,他还找了一个不知名的老者,求其教给武松武艺,老者见武大郎一片赤心,于是收了武松为徒弟,教给了武松一身的好武艺。

此外,多年来他一直在外头卖炊饼,饱经风霜,风餐露宿,使得原本白皙的肌肤变得黝黑粗糙,甚至出现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裂痕。久而久之,周围的人便送给他一个难听的绰号——“三寸丁谷树皮”。

武植自身条件还算过得去,接下来就让我运用所学的营养学知识,好好帮他调养一下身子吧!关键是他的性格品质,放在后世都很少见的。

于是潘金莲换了一副态度,“大郎,那我帮你做炊饼吧。”

武大郎受宠若惊,“娘子你歇着就行,这些事让我来做就好了。以后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

潘金莲一把拿过围裙来系上,“看我的吧!”

潘金莲穿越之前来自山西农村,那里素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之说。

她自幼在家中耳濡目染,对面食制作可谓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无论是何种面食,皆能信手拈来且别具匠心。

如今武大郎所制售的炊饼与现世中的馒头颇为相似,对此潘金莲亦是娴熟于胸。于是乎,她便着手做起了炊饼,但其做法却与后世略有不同——通常用的是死面馒头。

在潘金莲的巧手下,不多时便已蒸好整整五屉热气腾腾的炊饼。随后,武大郎挑起担子出门叫卖,潘金莲则留了一个自个儿蒸的馒头品尝一番。

然而,对于早已习惯现代面食口味的潘金莲而言,这馒头似乎还差些火候。思及此处,她决定尝试制作别样风味的馒头。

先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潘金莲的逆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