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内讧(一)(2/3)
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黄朗的大军连连败退,不仅失去了数座城池,还损失惨重。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黄朗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就在黄朗感到万分绝望的时候,郭药师的军队如天降神兵般赶到了。郭药师是金国的名将,他的军队实力强大,装备精良。有了郭药师的加入,黄朗的信心瞬间大增。
郭药师的到来,不仅给黄朗带来了希望,更意味着金国对他的重视。有了强大的金国作为后盾,黄朗觉得自己不再惧怕梁国的军队。
接下来,双方继续展开激烈的战斗,互有胜负。局势就这样僵持不下,谁也无法轻易打破僵局。
于是,黄朗的行为变得越发张狂起来。他常常率领着庞大的军队出征,去挑衅林冲。然而,每一次的战斗结果都是以惨败告终。黄朗的真正目的并非是要战胜林冲,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郭药师,让他继续向金国求援。黄朗心中盘算着,一旦金国的大军到来,就可以将梁国的军队一举消灭。
然而,黄朗并不知道,金国给郭药师的任务并非是与梁国军队正面交锋,而是要稳定西夏,等待金国战胜大宋之后,再去争夺西夏这块领土。因此,黄朗目前所做的一切都与金国人的计划背道而驰,这让郭药师对他越来越不满。
就这样,黄朗和郭药师之间的矛盾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滋生。黄朗认为,郭药师初来乍到,所带的兵力不过区区几千人,若不是自己那二十五万大军拼死抵抗,他又怎能有机会稳住如今的局势呢?
而郭药师则觉得,黄朗的能力实在有限,连续战败多场才导致局势陷入被动。如果当初听从自己的建议,即使不能大获全胜,至少也能够稳住局面。
在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上,气氛异常紧张。郭药师和黄朗就作战计划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郭药师坚持认为应该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逐步收复失地。他强调这样可以避免过度冒险,确保军队的安全,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
然而,黄朗却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他主张速战速决,主动出击,尽快建立功勋。他认为拖延时间只会让敌人有更多机会加强防御,而且长时间的对峙也会对士兵的士气产生负面影响。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言辞愈发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