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

第一一六一章 番号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一六一章 番号(4/5)

拢到一起不久的麾下兵马就一举升为团营建制,与张彦弘、郭小武的水师一起,获得了安东东路第一团营的番号。

除此之外,获得麾下营头编制升格的协守总兵府,还有吴朝佐的登莱西路。

最近几个月来,吴朝佐方面救济、接收、转送关内灾民的压力空前巨大,兵力上本就应该有所扩充,同时为了奖励其贡献,杨振也借此机会将其麾下兵马的正兵员额,正式升格为五营二十五哨的团营建制,正兵七千五百人。

至于辅兵营头,仍旧按需而设。

这一点不只适用于登莱西路,而是适用于金海、登莱二镇各路,同样也包括了征东军左、右、中后三个总兵府。

而有的团营,其辅兵营的数量几乎已经与正兵营按一比一的比例设置了。

比如金海东路,辖内已有庄河、秀岩、凤凰城三座主城,以及多处堡城、垦区,外加石城岛水师营。

按照杨振定下的团营编制,一个团营的正兵,只能是五个营,合计二十五哨,总共七千五百人。

就这点人,还要扣除石城岛的水师营员额,剩下的正兵员额,也就六千人了。

而这六千人,光是分守三座主城,平均下来一处只能分配两千人,都不够七个哨的。

如果是和平时期,当然没有问题,一个城池驻扎两千人足够了。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是战争时期,虽然庄河后方、东路沿海等地,暂时没有什么战争风险,但也需要防着地方生乱生变,总要驻扎部分人马。

更何况凤凰城、秀岩城以及他们各自的军事前沿,还要驻扎充足的精锐正兵。

这样一来,六千人根本不够。

正兵员额不够,那就只能用大批的辅兵营来凑了。

后方的驻防、守城以及各种工事、辎重、杂役等事情,统统交给了从本路辖内屯区征召而来的辅兵营负责。

而各处正兵营,则全力负责侦察、哨探、对战、追击等等前方作战任务。

杨振觉得这样也挺好,所以对各路实际存在的大量辅兵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没有明确支持,也没有说要缩减或者严控数量。

对他来说,征召设置辅兵营的成本很低,又好用,既可以安置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新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