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1/5)
延熹二年这场仗,彻底打残了北凉,在议和之事上,他们没有丝毫还嘴的余地,便被迫签下了所有条约。
北凉使臣原以为此行割地赔款俯首称臣在所难免,但最后的结果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好一些。北凉同意向陈国称臣,每岁纳贡,但陈国对北凉索取的却是不多,议和的长官,慕大人一脸嫌弃地说北凉荒瘠贫穷,榨不出三两肉来,赔不起陈国的损失。一番叨叨说得北凉人无地自容,脑袋快压到肚子里去了。末了慕大人说什么要扶持北凉经济,共建边贸市场,援助北凉教育,听得他们一头雾水,又一脸狂喜地点头——这就是要给他们送东西啊!
北凉人确实读书人少,而且大多仰慕陈国的文化繁荣,但是只有贵族皇族才有机会学习陈国文化,普通人却没有这个机会。慕大人说要给北凉盖学宫,教化北凉百姓,这是极好的事,宛如天上掉馅饼,怎么可能有人会拒绝?
倒是听说陈国朝中争议极大,似乎有些人不愿意,陈国人不愿意,这就说明这对北凉来说是件好事。慕大人虽然嘴上说话不太好听,但还真是对北凉尽心尽力,也不知道收了他们北凉王多少贿赂……
此事争议虽大,但最后有定王和延熹帝的支持,还是拍板定了下来。
延熹二年九月,一切尘埃落定,北凉正式归顺陈国,并入陈国版图,改名朔北都护府,陈国派长官与北凉王族共理政事。北凉得了一大堆的好处,笑容满面地回王都复命了。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两个陈国大官。
一个是定王,也是即将上任的朔北都护府大都护。
另一个是礼部侍郎慕灼华,也是即将上任的朔北都护府副都护。
两人带着浩浩荡荡的一批陈国巧匠、书生、士兵前往朔北,这一路便走得不快,早有朔北的使臣先行回去准备接待的礼仪。陈国的人还未到,名声便传到了朔北,几个使臣都狠狠夸了慕灼华一番,说这个慕大人心善能干,还长得好看。
因此慕灼华和刘衍的车队到达朔北的时候,并没有如他们预想的那样被仇视排挤。一则,大都护刘衍,本就是能止小儿夜啼的恐怖魔神,自然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摆谱使坏,二则,慕灼华有原先的北凉使臣背书,朔北都护府的官员们也都默认她是自己人,对她更是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