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后来的事(2/6)
后来他已不记得刘衍是何时离开的,只看着杯中的茶没了一丝热气,他喝下了那杯凉透的茶,恍惚间想起了许多事。
想起了狩猎那日,她认真为他疗伤,想起了皇家别苑,她散落在自己掌心的发香,想起了她哀伤而坚决地跪在自己身前,向来清明的双眼盈着泪,求他放了定王……
他也不知道慕灼华是何时走进自己心里的,他只当她是意气相投的知己,聪慧体贴的臣子,但细细一想,她和旁人又都是不一样的,当她流泪的时候,他的心脏也会抽痛。于是在那一刻,感情冲没了理智,他害怕看到她因刘衍之死而悲痛愤恨,不忍心看她跪地磕头,他想把真相告诉她,但最终什么都没说出口,只是抛出了那枚令牌,放弃了那个假死的计划。
她永远不会明白他的心思,因为连他自己,都明白得太迟。
他是当局者迷,而刘衍是旁观者清。
至于慕灼华……
呵,只是因为她从未真正在他身上用过心思,她的眼睛,只看得到一个人。
终究他只能独自饮下这杯沁凉的茶,任由苦涩浸润了心腔。
一夜未眠,初晨之时,他提着沉重的朱笔,在刘衍请辞的奏疏上写下一个准字,撤去了他议政王之职,封他为朔北都护府的大都护,慕灼华为副都护,令二人前往朔北。
太后说,陛下贵为天子,坐拥四海,想要一个女人,又何必委屈了自己?
可他并不觉得委屈……
他不愿意为了一段不属于自己的感情,去毁了他最珍视的亲情与友情,他也不愿意折断她的翅膀,将她囚在笼中听她悲鸣。他失去的只是一段缥缈的相思,获得的,却是两份真挚忠诚的感情。
到这时,他才真正明白,为何父皇会将皇位传给他。因为父皇相信他,一定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延熹三年,他终于还是听从了太后的安排,迎娶了一名秀女为后。她和慕灼华一点都不像,虽不是十分的美貌,望着他的时候却整个人都会发光,他一说话,她便会红了脸庞,笨拙得话也不会说了。她出身低微,本没有想过会被选为皇后,大婚之日晕乎乎地将自己的手放进他的掌心,直到洞房花烛夜,他挑落了她的喜帕,她仍是一脸如坠梦中的茫然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