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曹操」

第364章 江东北上威巢湖,江淮大震乱局生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64章 江东北上威巢湖,江淮大震乱局生(1/6)

“关云长真够了得的,在如此短的时日,就将历阳城攻破了。”

长江,濡须口。

江东军营。

中军帅帐所在。

周瑜表情复杂,盯着所持军报,言语间带有几分感慨,“历阳城被关羽夺占,九江郡以东就安稳了,我军在长江道就安稳不少。”

帐内所站孙暠、孙瑜、公孙阳、周泰、陈武、潘璋、蒋钦、宋谦、凌操、朱然、丁奉、凌统、吕蒙等将,听闻周瑜所言,流露出各异的神色,有骄傲,有亢奋,有激动!

曹军驻扎的历阳被夺,这对他们而言意义非凡。

只要能将濡须口守好,便可以此遏制住曹军对长江的威胁!!

此次出兵攻打江淮之地,确保好所部涉及的长江安稳,是极其重要的事情,一旦长江方面有任何情况,势必会影响到后续攻势。

“将军!既然刘备遣将夺取历阳,那我军该携攻克濡须口大胜之威,对曹军展开攻势才是!”

孙暠难掩兴奋,摩拳擦掌的上前道:“对于我军与刘备联合攻打江淮,曹军这边显然没有料想到,这对我军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末将请战,率本部出战襄安,此地紧临濡须口,此地如若能趁势攻破的话,这对我军是有益处的!”

“末将请战!”

“末将请战!”

孙暠话音刚落,周泰、潘璋、蒋钦等一众将校,纷纷上前抱拳喝道。

此次随周瑜出战的将校,全都是江东军麾下的少壮派,而像朱然、丁奉、凌统、吕蒙就更年轻了。

要说岁数最大的,一个是公孙阳,一个是宋谦,不过即便是这样,依旧无法掩盖周瑜所统大军的锐气。

原因很简单。

除了孙暠、孙瑜以外,余下的这些将校,投效时间较长的,是在追随孙策征战下,立有战功,但是资历与威望在江东军麾下还不算高,而投效时间短的,那就更不用讲了。

与其他诸侯势力略有不同,孙策能席卷江东崛起,那是靠其父留下的遗产,而为了能继承这些遗产,孙策更是在守孝刚结束后,就选择投效到袁术麾下效命,只是孙策最初的表现,并没有太出彩,这也使得一些人内心深处,其实是倾向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的父亲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