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天骄航空的技术很先进!(1/3)
天骄航空。
“秦总,欢迎光临。”赵玲迎接了出来,面带微笑。
“嗯,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请来的航空发动机专家,伊索托夫先生,他曾经是克里莫夫设计局的总工程师。”
“伊索托夫先生,欢迎欢迎。”赵玲换上了俄语,她和杨雪是一个学校出来的,自然也掌握了多国语言。
伊索托夫点头:“嗯,我想要在这里参观一番。”
“好,没问题,走,我带各位看看,各位想先看民航发动机,还是看军用发动机?”
“军用的!”
果然,哪怕苏联解体已经十来年了,这些老毛子们还是不怎么重视民用产品的生产,眼睛里只有军用,他们这样的,怎么可能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
“好,那我带各位去看看涡扇十五。”
这里的涡扇十五,当然就是三姨夫的仿制品,不过,这些年下来,他们不仅仅在大量生产这种成熟的发动机,同时也在不断地利用手头研发出来的技术来进行改进。
生产车间内,干净整洁。
最先看到的是叶片生产过程,在上千度的高温炉中,三块紧密连接的钛板在氩气的辅助下,不断膨胀,中间层开始延伸,形成一个空洞的内核,一片中空叶片就此成型。
相比之前的实心叶片,重量轻,消耗的动能也少。
当然,中空叶片的制造难度也是非常大的,为了让外形准确,一个小小的叶片,就有数百万个点需要测量,精度高达40微米!
扫描中发现外形不符合标准的地方,就会使用机器人进行精密抛光,一旁的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了叶片的三维虚拟模型,红色的地方代表着不合格,随着机器人的不断精细操作,最终全部合格。
一群老毛子们彻底看呆了,这是什么技术?他们以前从未见过!
“秦总,贵方生产的发动机,用的都是这种叶片吗?”
“目前,在风扇叶片上采用这种生产方式,等以后,随着工艺的不断成熟,所有冷端部件都会这样生产。”一旁,负责生产的厂长唐辉介绍道。
热端部件会因为发热而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不适合用这种方式。
“哦,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