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1/2)
朱标微微一笑:“户部人手不足,这是国事。这段时间,倒也辛苦你了。”
陆知白斟酌片刻,笑道:
“大哥的人手,若是在户部做得好,说不定我就不舍得放人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以后,干脆让朱标的人手就此在户部任职。
陆知白微微一笑,语气轻描淡写,似乎只是随口一提。
朱标闻言,目光却是飞快闪动了几次,眉头轻皱,透出一丝探究。
而陆知白神色淡然,唇角含笑,看不出半点异样情绪,仿佛方才的话只是个寻常玩笑。
朱标也已经露出笑容了,缓缓答道:
“他们若是能被你看上,也是他们的本事了。只怕你瞧不上眼。”
陆知白轻笑一声,语气诚恳:
“怎么会呢?太子大哥手下的人,应当都是精兵强将,到时可不要舍不得。”
朱标笑道:“不过一帮书呆子,要真能领户部差事,也是长能耐了。”
两人又闲聊了一阵。
陆知白便不再多留,拱手告辞道:
“我就先告退了,要把陛下交代的差事办好。”
朱标坐回书案前,手捧奏章,却眉头微皱,什么也看不进去,半晌未曾翻过一页。
片刻后,他转头吩咐道:“属官名录拿来,本宫要点一些人手……”
陆知白回到户部,眯着眼睛打量六部的署衙,心中思绪万千。
他暗自思忖,朱标也该培植自己的核心班底了,不能总是被动等待。
许多人或许会觉得此事听着可笑,认为朱标是史上地位最稳固的太子,满朝文武不都是他的班底吗?何必再费心培养?
然而,真要细究起来,朱标现在的班底中,能扛事的人物,究竟是谁?
文臣是谁?
武将又是谁?
所谓核心班底,就是能在风暴降临时,杀出一条血路的人。
文臣之中,宋濂、刘基、李善长等人,原本在朝野中颇负威望。
然而,刘基早已病逝。
宋濂虽在胡惟庸案中捡回一命,如今却已无半点实权,在朝中宛如透明。
而他原本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