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蝉鸣」

第一百四十一章 对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对赌(2/3)

厉害,他虽然学历不高,更没有去读过什么商科,但这么多年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各种各样的“故事”也是听得多了。

千禧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效果日益凸显,国内经济活力持续提升,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更是为市场注入了难以想象的“热钱”,同时也推动着各行各业不断开足马力开疆拓土。

企业想要发展,资金是第一位的,但市场瞬息万变,今日的龙头独角兽,明日就可能被时代所淘汰。

为了避免自己投入的资金平白无故的损失,资本开始将在欧美流行的对赌协议引入到中国,自此也将“商场如战场”的惨烈又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有的企业借助融来的资金成功拓展了新的业务和市场,成就了与投资人的一段佳话。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刘强东与徐新。

2006年才成立不久的京东商城因投资突然被撤而陷入危机,所幸遇到今日资本的徐新出手,投资1000万美元,但双方签订了对赌协议,对赌条件要求京东要在随后的连续5年中,每年销售额都要翻倍。

如果刘强东没能完成业绩要求,他要将自己的股份转让给徐新;相反如果刘强东完成了,徐新则要把今日资本得到的股份交还给刘强东团队。

这对刘强东而言无疑是一场豪赌,如果输了,他将彻底交出京东的控制权。

最后的结果还是刘强东赢了,拿到融资的他在短时间内对京东商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年内就把业绩翻了三番,提前完成了对赌目标,而徐新也兑现了承诺,拿出了18的股份放到了京东的期权当中。

有成功的案例,自然也就会有失败的。

1991年圣诞节前夕,张兰带着依靠刷盘子、扛牛肉、打黑工攒下的2万美金和创业梦想从加拿大回到了中国,并且在北京东四大街一间102平方米的粮店创立了“阿兰餐厅”。

第二年,从南方刮来的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阿兰餐厅生意红火,张兰又相继在广安门开了一家“阿兰烤鸭大酒店”,在亚运村开了一家“百鸟园花园鱼翅海鲜大酒楼”,生意同样蒸蒸日上。

2000年4月,张兰毅然转让了所经营的三家大排档式酒楼,将创业近10年攒下的6000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山有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