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发展理科(2/3)
的匠人,把相关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再由他们是教给孩子们。毕竟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孩子们上课,让他们只看课本也有些不现实。
其实大部分的匠人,尤其是鲁输般这种能工巧匠都学过数术,数术跟数学基本是相通的。古人没有想象中那么笨,只不过是因为大夏国不重视匠人,导致他们的地位低下。
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匠人不把手艺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而是努力赚钱让他们去参加科考,想进一切办法去当官。
如此一来,也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手艺失传,很多记载相关知识的书籍也随着岁月流失掉了。
易小峰选拔教师都是按照他们的特长来的,比如鲁输般这种数学和物理都懂一些的,优先教给他数学和物理知识,尤其是物理知识。
鲁输般懂得物理知识,大都跟测量以及受力有关,所以就从力学先教起。
再比如一些瓦匠虽然不懂这么多知识,但是他们经常在外面盖房子经验非常丰富,可以学一学建筑学相关的知识。
还几个人年轻的时候跟着道士学过炼丹,易小峰尝试着教他们化学相关的一些知识。
在传授这些人知识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人才。这是以为只剩下了一个眼睛的老人,他佝偻着背看上去一副行将朽木的样子。
可是在听到建筑学相关知识的时候,总能够讲出一些有用的观点。
“老人家,你以前是做什么的?”易小峰好奇的问道。
“回爵爷,老朽以前在寺庙盖够佛塔。”
哇塞,可算是捡到宝了。要说在大夏国最懂建筑的,就是这些盖佛塔的匠人了。
其实会盖平房的匠人有很多,乡下随便一个瓦匠都懂一些相关知识,哪怕是二层楼也不难。可是想要盖宫殿,那难度就要大很多。
至于盖那种七层甚至九层的佛塔,难度比宫殿还要大。其中涉及到的力学、材料学等问题,不是一般人能够懂的。
前世能够盖高楼大厦,除了建筑学的知识比较成熟之外。还跟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有很大的关系。
哪怕是易小峰在前世学过那么多知识,让他用大夏国现有的材料,也不一定能够盖得起来七层的佛塔。可见这位老人,在建筑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