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顺朱允熥朱元璋」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5/6)

吴王出面就好,严震直继续做他的名宦,朱允熥继续做他的明君。

至于朱允炆这个吴王继续当他的贤王,被宗室嫌弃、被江南的富商和士族排挤,但是在民间或许可以有着不错名声的贤王。

这么一来也算是各取所需,这是多好的一件事情啊!

反正朱允熥是觉得心安理得,也觉得这样的一些任务对朱允炆来说也算是量身定制,好歹也是大明宗室,军事上是不指望朱允炆帮忙了。

至于教化百姓等,他可能也没有这个能力,那就出面刷刷名望等,现在的朱允炆好歹也算是稍微的有点名声,那就再接再厉。

大明需要一个贤王,教化四川的蜀王算一个,在忙着编纂医书的周王算一个。再加上一个朱允炆也挺好,毕竟这是朱允炆的兄长。

为社稷多出力,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朱允熥分忧,这也是朱允炆该做的事情。

等到严震直离开,朱允熥立刻召见陈迪,“大运河疏浚的工程已经开始,你记得要让民间乡绅等也积极参与其中。”

陈迪立刻明白朱允熥的意思,“陛下,臣等定当努力。”

乡绅嘛,有些时候也会做些修桥铺路的事情,到时候树碑立传、在家乡得到一个贤名等,这样的事情对于很多乡绅来说也是好事。

至于是不是所有乡绅都乐意这么做,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朱允熥笑着开口,“若是一些乡绅做事得力、德行昭著,朝廷可赐牌坊、可以旌表。”

旁边的道衍等人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当今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包括惠而不费。

就比如说现在,动员一些乡绅等参与这项工程,这些乡绅等出钱出力。他们可以得到朝廷赐下的牌坊,说不定还有皇帝的圣旨。

真的要是树立典型的话,说不定还会特意下旨赏赐一个散官,追封一下乡绅的父母等。

对朝廷来说不会有什么负担,但是对于一些乡绅来说,这就是巨大的诱惑了。毕竟得到了皇帝的封赏等,可以让自己的祖辈得以追封,地方志都可以记下。

到时候大修祠堂,或者是在地方得到更高的威望等,说不定就一下子达成了。

怎么样动员更多的资源去参与到疏浚大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名正言顺朱允熥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