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孙承佑的视角(3/3)
虑,问道:“太保,三国(南唐、吴越、后周)于江北成联军之势,何故兴兵?其中,是否有隐情?”
孙承佑不屑道:“唐国宵小之辈,实乃趁火打劫!李煜举兵江南,实则,意图江北之地。”
崔巍略一沉吟,明知故问:“太保所言‘江北之地’,莫非,指得是静海制置院(南通)?”
“不错,昔日姚彦洪,携家族及百姓一万余众,渡江依附我吴越,李煜称帝之后,这口气一定憋得难受。”
“然,李煜如此行事,就不怕大周天子的震怒吗?”
孙承佑一手扶着楼船女墙,一手捋着长髯,轻蔑一笑:“大周天子?大周尚在,天子为谁!群雄逐鹿于淮南,八岁孩童安能坐稳江山!”
崔巍、李祥听了,面容微变,却又不置可否。
在任何时候,都要找一个最强大的政权作为老大,这是吴越国生存的“顶层逻辑”,扪心自问,大周算是最强的吗?
崔巍说道:“太保,如此说来,唐军进攻之举,是为了掩护收复静海?”
“是,也不是。”
李祥恭维:“太保的话,颇有深意。”
“本将看来,唐军佯动,也是为了探明我吴越实力,若无法重新收回静海制置院,也能借口是与我国摩擦,撇清关系。”
“李煜打得一手好算盘。”
“哼,小儿耍聪明罢了。别忘了,王全斌、翟守珣两员周将,坐拥泰州,麾下两万兵马!我等只需将唐军赶入扬子江,李煜自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孙承佑,一战泰州而闻名,对于对岸的情况,很是了解。
崔巍一听,立即表情谄媚:“太保高见!”
李祥也立即“恍然大悟”,说道:“趁此之际,还有望西进常州,一雪当年之耻。”
好一对“卧龙与凤雏”!
仗还没开始打,就幻想着大胜的结局了,殊不知,此刻江阴与靖江之间的狭窄江道上,正在搭建浮桥。
“马贩子”李元清遥望江南,唏嘘感叹——
回来了,老子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