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第496章 一晚上就查清楚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96章 一晚上就查清楚了!(1/3)

这样的案子,其实漏洞百出。

之所以能办成“铁案”,是因为没有强力人物愿意出面干涉。

只要有强力人物干涉,真相是很容易调查清楚的。

甚至于,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基本脉络,就梳理清楚了。都不用等到宁州市公安局的指导小组下来。

说到底,这也是个团伙案,不是个人犯罪的案件。

团伙案作弊,怎么可能天衣无缝呢?

哪怕是流氓犯罪团伙的“内部成员”,对于韦明江顶罪,韦明华逃脱处罚,心里都是不服气的。

韦明华原本就是团伙主犯,现在倒好,他一下子变成从犯了,判得比大多数人都轻。其他那些排在他前边的“骨干成员”,心里怎能没有什么想法?

只不过敢怒不敢言罢了。

他们也害怕自己变成第二个韦明江。

现在,公安局长突然换人,一切就都变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真正被卷入到这个冤案里边去的公检法工作人员,其实并不太多。大多数公检法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同流合污。

大家同样在心里不满,只是迫于压力,也迫于一些所谓的人情世故,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主持正义罢了。

现阶段,法治精神远不如后世那样深入人心。

全国各地,依旧还是一个人情社会。

大家都在壮安工作生活,谁也不愿意往死里得罪侬国昌,韦应秋等实权人物。

而侬姓和韦姓,又是壮安的大姓,不少人都是沾亲带故的。

现在新任县委书记以雷霆万钧的威势压了下来,彻查这个案子,自然就会有人主动站出来,协助刘弘毅和韦应红办案。

所以一个晚上,案情就调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不过,纵算刘弘毅已经做了最坏的预测,还是被韦应红的汇报惊到了。

“你说,韦明华回家了?”

“是的,刘书记,经过我们调查了解,韦明华因为是从犯,只判了三年有期徒刑。他是去年被抓起来的,此后就一直都在看守所服刑。今年十月份的时候,他办了个保外就医的手续,回家去了。”

韦应红也觉得不可思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