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言传身教(上)(2/3)
西北部地区最大的集镇,实际上也只有三条街道,最长的一条街,大约有六七百米长。
镇上的常住人口,约有两千人左右。
走过一条青石桥,就到了茶油厂。
韦应红在旁边低声说道:“刘书记,韦明华就是在茶油厂抓住的。”
刘弘毅点点头,说道:“应红同志,过完年之后,全县组织一次严打行动。政法委,公检法三家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要下乡。直接去区镇公社蹲点搞调研,听取群众反映的情况。凡是流氓恶势力团伙,不管是成型的没成型的,通通严厉打击。”
“有民愤的,尤其是民愤比较大的流氓恶势力分子,严惩不贷。”
“人民群众要是连基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他们又有什么心思搞生产干工作呢?”
“是!”
韦应红立马答道。
“请书记放心,这帮流氓坏分子,跑不掉他们!”
他刚刚就任县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心气劲儿很高。壮安又是他的家乡,他也很想建功立业,在家乡父老面前狠狠的露个脸。
正所谓“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刘弘毅微微一笑,赞许地点了点头。
对韦应红,他是完全信得过的。
邰正阳来壮安时,专门找韦应红谈过话,让他全力以赴,协助刘弘毅抓好壮安的政法工作。对刘弘毅的指示,要无条件执行。
刘弘毅没有考虑到的一些细节问题,韦应红也要帮他考虑到。
毕竟县委书记是抓全盘的。
政法口的具体工作,韦应红应该比刘弘毅更加专注细致才行。
韦应红跟随邰正阳两年多时间,对他无比尊敬,邰正阳说的话,他当然是毫无保留地听从。而且刘弘毅本身,也让韦应红非常佩服。
要不是刘弘毅临时处置,韦应红转业回地方想要拿到这么“硬”的职务,几乎绝无可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韦应红自己今后的前途,和刘弘毅是绑在一起的。
只要刘弘毅步步高升,韦应红也能跟着水涨船高。
他虽然是个军人,但在省委保卫处那样的大机关工作多年,对体制内的运作模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