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第514章 头脑风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514章 头脑风暴(2/3)

,会产生什么样的效益。”

“按照我刚才那个算法,如果改用机器榨油,出油率可以达到23到25,一年400万公斤干茶籽,可以产出将近100公斤茶油,产值可以达到160万元,毛利润可以达到50万元。”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包装和宣传手法,提高茶油的零售价格。包装精美的高档茶油,每公斤零售价提高到3块钱,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可以卖得更贵一点。”

“我们还可以把一部分批发的份额,改成零售,这样一来,利润会更高。青桥茶油厂,年利润一百万甚至两百万,都不是做不到……”

刘弘毅说到这里,下边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请问刘书记,这么多茶油,万一卖不出去呢?”

刘弘毅就笑了。

总算有人开口问啦。

这就证明,大家的思路,正在跟着他走。

同时也证明,在座很多干部,思想确实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市场营销没有任何概念。

“问得好!”

“产品生产出来,却卖不出去怎么办?”

“开拓市场!”

刘弘毅语调铿锵地大声说道。

“给大家说个实际的例子啊,楚州农机厂,两年前就跑到北都开设了办事处。把楚州的农机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现在,楚州的很多大工厂,都在全国各地的主要城市设立了办事处。”

“搪瓷总厂的保温杯,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吧?”

“我估计啊,各位同志在办公室,都能见到楚州搪瓷总厂生产的高档保温杯吧?百货市场卖两三块钱一个呢!”

刘弘毅这个例子一说出来,在场众人,无人可以反驳。

因为他们的办公室,确实随处可见楚州搪瓷总厂生产的高档保温杯。

“同样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地区,楚州可以把产品卖到全国,甚至卖到国外去,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楚州地区计委,有一个专门的市场调查科,是整个计委规模最大的科级部门。有一百多人……哦,现在应该超过两百人了……他们的任务,就是全国各地跑,调查了解市场的情况,反馈回来之后,楚州就建相应的工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