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第523章 书记,我们快穷死了!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523章 书记,我们快穷死了!(2/3)

帮他们从国外引进了一批较为落后的不知几手的工业母机,开始艰苦创业,准备生产自己的工业机床。

楚州的这个机床厂,被刘楚安刘弘毅父子以及司马武等其他主要地区领导人寄予厚望。

刘弘毅是这么说的:等这个机床厂发展起来,咱们楚州,才算是真正的拥有了重工业的基础。

就因为这个机床厂,在刘弘毅的建议之下,楚州还专门组建了一个“工业研究所”,不惜一切代价,从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所和大型工厂“挖人才”。

没有自己的科研能力,楚州的重工业之路,想都不要想。

目前,刘弘毅亲自设计的野战自热食品,野战炊事车以及野战工兵铲,都已经生产出样品。

不是壮安生产的,是楚州那边帮忙搞出来的。

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刘弘毅还在庆华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抽空搞定,早就交给楚州去帮他搞样品。并且和楚州那边说好,必须保密,这是他带到新工作单位去的“礼物”。

楚州那边,可不能眼红,不能偷偷摸摸给“抢走”。

也就是他这个特殊的身份,才能如此操作。

楚州谁都不敢“偷”他设计的东西。

换个人试试?

在没有专利法保护的年代,你这么好的设计创意,交给别人去给你生产样品,还当甩手掌柜,你人都不在现场,人家分分钟就给你偷走了。

现在,样品有了,财政局长却告诉他,壮安县根本就拿不出钱来建这个工厂。

“书记,县里是真的没办法……”

李明只有四十来岁,算是比较年富力强的干部,思想也不特别僵化,刘弘毅和他谈过一次话之后,对他比较认可。

说起来,如果完全按照刘弘毅的用人标准,目前壮安县没有任何一个干部能让他百分之百满意。哪怕是韦应红!

但就这么个时代背景,刘书记也没办法,只能将就着先用这班人马。

“你也知道的,我们县里实在穷得不行,每年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工资还要指望上级拨款呢,我们自己的那点财政收入,根本就不够。”

“现在要搞这么多工厂,县里根本就拿不出钱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