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这帮人抽什么风?(2/3)
这话说得很实诚,也有些底气不足。
但徐文心和鞠红都没有半点畏惧之色,艾小雨硬着头皮也得上。
“这样吧,解放,你估计一下,我们现在进山,太阳落山前,能不能找到最近的人家?只要不在野外宿营就行。”
他们这一行,十来个人,四把手枪,还有一支五六半,人身安全是有保障的。
主要是晚上不能在野外宿营。
山区的昼夜温差极大,在野外宿营很容易生病。
换一个县委书记,根本就不会去吃这个苦头。安安稳稳待在县城,开开会,做做指示,不香吗?
但刘弘毅的工作作风,自来如此。
“曾经”在楚州当县委书记的时候,就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庄。
没理由人到中年时还有这个干劲,现在年方二十一岁,反倒畏难了。
越是贫困落后的地区,干部越应该深入基层,了解第一手资料,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来帮助大山深处的群众脱贫,把日子好好的过起来。
陈解放便望向“聘请”的向导。
他调到青桥区当区委书记时间不长,虽然也进过山,但只走过一趟,对山区复杂的地形,几乎谈不上太了解,自然还是要找一位熟悉山区的同志当真正的向导。
向导四十几岁,老家就在最偏远的麻石大队,他最早的职业,就是当货郎,后来又做乡村电影放映员,因为工作认真负责,解决了集体编制,如今在青桥镇文化站当集体干部。
据他自己说,他是这么多年来,麻石大队唯一一个吃上国家粮的人。
麻石大队四百多口人,分为九个生产队,分散在十余里地的广大山区,事实上处于“半自治状态”,平时连大队部都没办法对九个生产队进行有效管理,都是各个生产队自己管自己,有大事的时候,才由大队部统一调配。
向导想了一下,说道:“刘书记,从这里进山,十里地就是三道拐的第一道拐。也是他们的三队,有将近二十户人家,晚上住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如果我们的目的地是麻石大队的话,就有点不顺路了,差不多要拐进去三四里地,明天出来,又要多走四里。”
刘弘毅微笑说道:“我们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