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第458章 泰然自若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458章 泰然自若(3/3)

日问世。

提问的人显然对这些细节是头一回听说,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颤抖。

“根据最初规划,大约需要10年才能完成定型。”

郭林科迅速回应道。他随即看向对面的许宁,略作迟疑后补充:“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时间可能会再缩短几年。”

在回忆起与许宁共事的经历时,郭林科心中暗想,要是许宁能参与进来,或许只需四五年就能达成目标。

不过,这取决于试验舰的交付进度以及改装、原型机制造等不可压缩的时间段。

但他清楚,这样的决定权不在自己手中,而许宁也正忙于航空工业的工作,无法全心投入这个项目。

“十年……”

即便理智上接受这是个合理的时间框架——漂亮国开发宙斯盾系统用了更久的时间。

但想到刚刚描绘的美好愿景现在却要等十年才能实现,难免让人感到一丝失落。

杨良玉也有同感。

于是他提出一个折衷方案:

“如果我们暂时采用较为简单的技术,比如使用无源相控阵天线,是否可以加快研发速度,让部队更快用上装备?”

这种思路在场的人都不陌生: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然而,郭林科摇了摇头:“不行,我们从一开始就专注于有源相控阵技术的发展路径,转向无源相控阵反而会分散我们的研发力量。

而且当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基础部件的制造,比如复合材料箱体、铝蜂窝夹芯板和铝合金横隔板的制造,还有大直径紧固件的铆接工艺。

这些都是我们现在还未能攻克的问题。”

他还提到反射面板所需的特制铝合金板材,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拼焊方案都面临重重困难。

“这些问题远超出了加班加点所能解决的范畴,涉及到复杂的工程难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