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第473章 话语权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73章 话语权(1/3)

新闻传播不像后来那样迅速,仪式一结束,媒体就能立刻发布消息。

当时的电视台也正处于从录播到直播的过渡期,反应速度并不快。最快的反而是传统的报纸和广播。

第二天早上,在柳城工作的周莉是第一个到达办公室的人。

她像往常一样打扫工位、泡茶,并顺手将门口挂着的几份报纸丢在桌上。

当她瞥见其中一份报纸头条时,整个人愣住了:

《团中央全国青联首次授予六位青年“五四奖章”》

标题下一行较小的文字吸引了她的注意:

许宁、秦文贵、李斌、刘笑、公举东、宋芳蓉荣获此殊荣。

名单按奖章编号排序,而许宁正是获得1号奖章的首位得主。

周莉放下手中的杯子,戴上老花镜再次确认。

排在第一位的名字让她心中一动——这名字听起来好耳熟,好像我儿子就叫许宁呢!

旁边附有获奖者的黑白照片,因为印刷质量的原因,只能隐约辨认出轮廓。

周莉一眼就认出,照片中的六个人影里,站在双发螺旋桨飞机前的那个青年,正是自己的儿子。

她的心猛地一跳,快速扫视着照片下的文字说明:“许宁,男,1976年生,来自辽省柳城,现为京城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

没错,每一个字都和她的儿子对得上。

惊喜来得太突然,周莉感到一阵晕眩,不由自主地坐了下来。

几秒钟后,她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开始翻阅其他几张报纸——《光明日报》、《华夏青年报》、《参考消息》,同样的新闻出现在每一份报纸的显眼位置。

这证实了这不是她的幻觉,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随着最初的激动渐渐平息,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笼罩着周莉,夹杂着一丝不安。

从小到大,许宁一直是家里的骄傲,但这次他的成就超乎想象。

获得“华夏青年五四奖章”的荣誉显然非同小可,所有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报道就是最好的证明。

周莉想立刻联系儿子,分享这份喜悦,却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时间悄然流逝,原本宁静的军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