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海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无数百姓为他建庙纪念,一直记得(1/3)
“海瑞是海南琼山人,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谢氏靠着家中几十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独立抚养海瑞长大。”
“在母亲的教导下,海瑞自幼就刻苦读书,生活非常的节俭。”
“36岁那年,海瑞考中举人,之后参加了两次会试都未能考中进士,海瑞索性就放弃了继续科,而是以举人的身份去福建南平县当教谕,也就是现在的校长~”
壹将功成万骨枯:【古人机会真多,36岁还能考科举,现在人高中考不上就淘汰了。】
走马观花:【海瑞油盐不进啊,这样的人不讨人喜欢,但真的是脊梁。】
一只吃货:【准确来说是不讨同事喜欢,脾气又硬又刚类型,但能力领导又是认可的。】
“海瑞生性刚正不阿,从不谄媚权贵,有一次朝廷的御史前来县学视察,从老师到学生都跪着迎接御史,只有海瑞站在那里作揖迎接。”
“御史感到十分惊奇,海瑞却说:按照明朝的礼法,教谕可以不向上官下跪。”
“当地陪同的官员瞬间傻了眼,早就听说这位仁兄的执拗,却没想到连御史的面子都不给。”
:【咱海瑞根本不惯着哈哈哈哈,皇帝也不惯着哈哈。】
嘉靖帝:“……”
“后来大家才知道,莫说是御史,就是皇帝的面子海瑞也敢不给。”
“在明朝,教谕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却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小官,如果学问品行不错,可以升任知县。”
“虽然在上司眼里,海瑞是个不折不扣的刺头,但是他的业绩实在是不错,于是在五年后,海瑞就升任了淳安知县。”
“淳安县,位于今杭州市县西南部的丘陵山区,在明朝中后期这里和江南其他地区一样,都是土地兼并严重的地方。”
“富豪坐拥三四百亩田产,却不用交一分税,而贫农却要平白承担高昂的税负。”
朱元璋:“?”
朱标:“??”
“海瑞到任以后重清丈土地,均平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同时兴修水利整顿社会治安,在当地深受百姓们爱戴。”
“百姓们尊称海瑞为海青天,足以可见海瑞在大家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