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个小算计(4/5)
。就有人偷偷劝他,把四喜送人得了。
中国八九十年代是计划生育管控最是严格的时候,家家孩子最多两个,就是不能生的家庭收养孩子也是要男孩,谁会要女孩?
说是把四喜送人,实际上就是暗示王建设把四喜扔了。王建设一辈子自私自利,没有善待过妻女,但是这人四个闺女没有遗弃一个。不是因为他有良知,而是他这人虚荣且极好面子,就怕别人戳他脊梁骨。
到了交罚款的最后期限,王建设想到了对策,把四喜的户口上到了光棍儿大哥王建国的户头上。当然,也花了点钱上下打点了一下。所以此时家中虽说没有家徒四壁,兜里估计也没有几个子儿。
二喜试探地开口:“大姐,你学费交了吗?”
“没有,我们班还有十几个都没交,这回学杂费加书费一共八十多,前两天咱村还有好多大人去市里上访了。说乡里教育局贪污。咱妈说了,开学给我交。”大喜转头回答。
二喜对家里经济状况更有数儿了。一个字,穷呗!二喜脑子里倒是有发财致富经,又赶上经济腾飞的九十年代,发财致富不是梦。可哪个买卖不需要本钱?再有就是哪家大人能听个六岁娃儿的建议,简直天方夜谭。
中午,林秀兰买了几斤果子(油条),一捆儿啤酒,又买点熟食拌了凉菜。一大帮男人就着早上熬好已经放凉的绿豆粥也吃了个肚皮滚圆。
这样的饭食在现在实属不错了。吃喝完了的男人们各自回了家,等过了正午会过来接着帮工。等人走了,林秀兰才招呼几个孩子上桌吃残羹剩饭。农村的女人和女娃是不能上酒桌的。
临近傍晚,院墙终于砌好,男人们收拾好杂物,就坐在院里等着酒菜上桌。晚上的饭菜可比中午丰盛,大葱炒鸡蛋,油炸花生米,一盘豆腐丝,还有一整只坛子鸡。酒菜上桌,男人吃喝起来,林秀兰又在厨房急急忙忙地包饺子。二喜姐妹三个也挤在厨房吃着老妈偷留的下酒菜。
等饺子包好,还没等下锅。院里跑进来三个十岁上下的黑小子。其中一个男人大声呵斥:“来干啥,家去!”另一男人却没说话,一把搂过孩子询问着不着边际的话。王建设赶紧挥手让孩子上桌:“来都来了,坐下吃饱了再家去。”
林秀兰在厨房看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