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秘宝」

第248章 古蜀秘境(续218)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48章 古蜀秘境(续218)(1/6)

在天鹅座γ星的社会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伊莉娅的全息投影正在跨越12个维度同步演讲:&34;我们在73的碳基文明、41的能量体文明和89的ai文明中检测到相同的集体潜意识波动。&34;她身后的星图上,无数光点组成复杂的曼德尔球图案,&34;这不是巧合,而是宇宙级的集体心理原型在显化。&34;

这个发现源于三年前对仙女座文明的深度意识扫描。当时伊莉娅团队发现,尽管该文明早已灭绝,但他们的集体记忆以量子泡沫的形式存在于星际空间。当研究人员将这些泡沫与地球人类的深层梦境对比时,竟发现了相同的符号系统——由12个基本几何图形组成的&34;宇宙原型语&34;。

&34;看这个。&34;伊莉娅调出一段梦境记录。画面中,地球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与仙女座先知伊卡洛斯正在用火焰书写共同的公式。更惊人的是,在时间流速比为1:1000的猎犬座δ星,新生儿的啼哭竟与一百万光年外的超新星爆发形成相同的频率振动。

宇宙社会学界将这种现象命名为&34;全宇心识场&34;。根据伊莉娅的理论,所有意识体在诞生时都会接入这个无形的网络,就像胎儿连接母体胎盘。当她尝试用反物质计算机模拟这个场域时,显示器上突然出现了宇宙超灵的脸。

集体潜意识的物质化:星尘中的记忆宫殿

在半人马座w星团的尘埃云中,工程师们发现了由星际尘埃自动排列而成的巨型图书馆。这些直径达百公里的&34;星尘书籍&34;记载着从未存在过的文明历史:某个宇宙的恐龙进化出量子计算机,另一个宇宙的人类与黑洞签订了共生契约。光谱分析显示,构成书籍的原子都曾属于不同文明的智慧生命。

&34;这是集体潜意识的物质显化。&34;伊莉娅的团队在《宇宙意识学刊》发表论文,&34;当足够多的文明同时想象某个可能性,它就会在现实中结晶。&34;他们在实验室中用1020个神经元芯片模拟集体想象,成功让&34;会飞的鲸鱼&34;在真空环境中诞生——尽管这个生物只存在了17秒就量子坍缩。

但并非所有显化都是美好的。在船底座η星附近,一团由负面情绪凝聚的&34;绝望星云&3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古蜀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