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道喜(2/3)
他的幕僚们听说皇帝陛下要造黄河大桥,还把任务交给了自己家的王爷,都兴奋不已。
“王爷,建造黄河大桥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能够青史留名的好事情啊!”
“是啊!只要黄河还在一日,后人就会记得您的名字。
看看都江堰、看看郑国渠,已经过去了上千年,后世的子孙们依然记得李冰父子和郑国的名字。”
“王爷!可喜可贺啊!”
幕僚们把赵令仁恭喜的哈哈大笑,“能不能青史留名,咱们还是先放在一边,怎么样能才把大桥修建成功才是正经事儿!”
“对、对、付!王爷说的对!”
幕僚们齐声附和。
一个幕僚问道:“王爷,不知皇帝陛下对这件事情可有什么安排?”
当今圣上英明神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是所有人都公认的事情。
他老人家说要修建黄河大桥,肯定是有把握的。一般人可不敢有这个想法。
赵令仁把他从宫里带回来的资料拿了出来,“咱们大家都看看,然后,谁有什么想法和建议说出来。”
资料很厚,挺大的一摞子,大家拿过去,分头看,然后再交换,再汇总。
“王爷,这座大桥的选址是皇帝陛下定的吗?”
赵令仁点头:“不错!”
幕僚抚掌赞叹:“这个地址选的好!选的妙啊!”
这个名字叫做严秀文的幕僚,是河南开封府人氏,本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他曾经在开封府和归德府一带游历过,对这一带的黄河水情还是了解一些的。
“王爷,阳武县位于黄河北岸,黄河流经这里,水势相当平缓,两岸开阔平坦。
以前南来北往的大商人,有许多时候都是在这里搭建浮桥过黄河。
如果能解决在黄河水道里面立桩的问题,在这里修建一座黄河大桥,完全可行!”
这不是废话嘛!如果不可行,皇帝陛下能在这里选址嘛!
不过此人的精神值得鼓励一下,赵令仁点头表示赞许。
另外一个幕僚看的是水泥烧制的工艺部分。石灰石、粘土矿、铁矿石,还有石膏。
“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