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老家的情况(2/4)
一毛钱五根头丝,还可以买小铃铛一起编上去。
一毛钱可以买三个小铃铛。
徐春娇倒是愿意给买,就是日子已经定下来了,这会得先去邮电局朝家里打个电报。
不认路没关系,一路打听着总能找着。
本地邮电局人来人往相当热闹。
搁小老太前头的是个学生,估摸着生活费用完了叫家里汇钱来学校,统共就三个字:“爸生钱”
这年头四个代码是一个字,电报员滴滴答一下就完事了。
小老太一般把电报当信用的,从来不考虑怎么缩减字,甚至连带二妞想告诉兄弟姐妹们有新鲜玩意的事都能写进去。
邮电局报房的职工敲了好一会儿…
谁都得问问本地电报跟目的地之间线路多不多,线路多就快,而且还能推测大概几天到。
柜台压根就挤不进去,营业员也累得昏了头,问啥绝对不带搭理你的。
徐春娇搁边上看了看,这邮电局一天至少得发上万封的电报交换量,光报务员就有两百多号人。
人也不去招惹营业员,竖起耳朵听。
有人打听到泸市到金陵的电报是六个小时就能到。
小老太自己推算着,那从这到海岛,再到先锋生产队,大概是两天。
猜得差不离,电报第三天晌午开始派送。
老牛家算是搁邮递员这挂上号了,人甚至在接儿子放学的时候瞧见牛建国也出现在校门口买小零嘴时还提醒儿子一句:
“往后你接爸的班就知道了,那一片就属老牛家信最多!”
邮递员喊住牛建国,把信交给孩子省得跑一趟。
以前还行,今年刚出来个政策,收件要盖个人章。
公家不管你是自己刻章还是去集市上找摆摊师傅,反正要收件就得有个人章。
信到手里头时把章拿出来给邮递员,人家盖章就证明信到收件人手里。
人也就是图跟这家实在是熟才敢干这一回,顺带叫牛建国给大人带个话,叫家里常收信的大人弄个个人章,下回再送信可就得拿上了。
牛建国正在买三分钱一个的炸韭菜饼吃。
个体户一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