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慈子孝李承乾李二」

第二百六十一章:给李靖上个双重保险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一章:给李靖上个双重保险(1/5)

翰林院牵涉的师生名义,同窗情义,是很重的。

没有人能够忽视。

别说李世民,就连李承乾都极为看重。

所以,大祭酒只能李世民亲自来出任。

翰林院也没有设置官秩,里面大多都是兼职学士,除了个别外,是根本不会固定的。

高士廉赋闲在家,年岁也高,不可能再参与朝政。

可以给他点香火情,荫及子孙后代。

这无关大碍。

其他中枢大臣,兼翰林学士,大家都教,都来传授。

那么师生名义,就不仅指一人了。

你叫房玄龄是恩师,叫魏征也是恩师,叫其他人也是恩师。

这份名义就要轻薄得许多。

“陛下虽为翰林学院大祭酒,但要操劳国事决策,翰林学院的事务,还是要落到舅公的头上。”

翰林院是要等到玄宗时期,才会逐渐出现并形成。

李承乾现在就把它拿出来,还把它的作用给变更了。

“长安是翰林总院,能来进修的,都是封疆大吏,官秩极高的。”

他笑道:“陛下担任大祭酒,不可能收县令这一级的。”

“应有之意。”高士廉点头,“所以要在地方也设立翰林院?”

“对,地方翰林院,在道治所设立,只设九处。”李承乾道:“这就可以把县一级主官给纳入,可进修的范围。”

“这一点,就需要舅公多多费心,操持此事了。”

高士廉脸上涌出一抹红色。

他以为自己告老下马,没有再做事的机会。

谁知道,他还能发挥余热啊。

“多谢殿下恩典。”

“这是陛下首肯的。”

李承乾强调。

“伏惟陛下作威作福。”

高士廉是应下了这教导大学士的差事,对他来说,错过这样的天赐机遇,比杀了他还难受。

到底是高明啊。

他还念着情分在的。

“对了殿下。”高士廉顿了顿,道:“近来那些世家大族很不安分,频频来找臣。”

“对二十一条规划,很是不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父慈子孝李承乾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