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初见陈静(3/4)
看东西的吗?”
王维就回头看了一眼“柳讯,杨老呢?啥时候回来?”
柳讯是多宝阁的伙计,自然是认识王维的,这可是掌柜的给说过的二掌柜的,连忙赶过来说道:“掌柜的让殷老给请过去了,说是给看个东西,已经去了大半天了,想来也该回来了。”
王维就知道这是又碰到好东西了,这种请外援的事情在古玩行里很常见。毕竟杨振辉是杂项里面的大行家,附近左邻右舍的邻家有些东西都会来找杨振辉给掌掌眼,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殷老是个字画行家,但是对于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不太了解。而且这条街上文玩古董店铺林立,要说起大行家的也就是那么几位,谁敢说都精通呢!
王维跟着古云生学的也只有瓷器,玉器,陶古铜文这些,对于一些字画都是略有涉猎。所以说术业有专攻,古云生一辈子研究瓷器,算是非常有成就的高手了。但是面对如同恒河沙数一般的古玩,超出他认知的东西不计其数,到了他的弱项也是需要找一些门道高手进行切磋。
比如杨振辉的杂项,殷老的字画,黄老的刀剑兵器以及医学等,这些都称之为古玩。几乎和古代沾边能够拿出来交易的东西都能称作古董。
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古董就风靡一时,成为了一个行当。而与之发生的还有造假技术,中华名牌假天下这句话自然不是没有道理,从有了古董这个行当开始,就有人开始造假,手法的高明足以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随着时代更迭,历史的真迹越发的多,但是假东西也是一样的多。往往一件真东西的出现就会伴着无数假东西的诞生,只要有价值就会有人去仿制。经过了几百上千年,那些造假的东西也成了古董,也会有一定的价值,而且有的假比真的还要精美,做工和真品不遑多让,最终从年份或是仪器分析都不能判断物品的真假。
所以要鉴定师有着深厚的功底,并且对真品的鉴定有着足够的知识储备,不然就算古云生这样的高手也时常被打眼。
在古玩行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看不准莫言语,看的准不定论。
遇到真的东西需要至少两位以上的鉴定师出鉴定书才能定准,若是稍有疑惑也不能轻易定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