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改变(2/3)
所远不能及的。
被调任到巢州任通判的吕格昂,也有和王心宽同样的感受,虽然自己在巢州并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但他却在这里脚踏实地的为百姓们做着一件件的实事,感觉自己活得特别充实。眼下巢州的灾后重建正在关键时候,而家中的小儿子也才不过半岁,他打算待到开年之后,再把妻儿接到巢州来安顿。
升任为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的季匀廷,这段时间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由于自己的前任宋章在这个职务上干了多年,盘根错节的关系错综复杂,而这个位置又涉及一众武官最直接的利益,习惯了和文官打交道的季匀廷,一下子切换到和一众勋爵在身的武夫打交道,还真是一言难尽,不过他也知道宋章留下的积弊丛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尽管跟这些武夫打交道让季匀廷很是头疼,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的底线,尽管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但他却按照自己的步骤,在有序的推进着自己的工作。
赵慕白被调任到监察院升任右佥都御史后,在监察院熟悉了一个多月,便接到陛下旨意,奉命安抚地方,主要巡抚的区域集中在京畿外围遭受洪灾的各个州府,奉皇帝之命,安抚百姓、赈济灾荒、督察地方政务等,代表朝廷对地方事务进行监督和管理,帮助维护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秩序。
在京畿外围灾区重建初见成效后,河西布政司传来外族扰边的消息,赵慕白又领命奔赴河西布政司,负责提督当地军务和粮饷等事务,协调地方的军事和后勤工作,保障军队的供给和作战需求,确保河西广袤的边关安全与稳定。
赵慕白三十出头的年龄,连续被陛下两度调去巡抚地方,明眼人都看出了赵慕白在这个右佥都御史的位置上怕是待不了多久,或许不久的将来,他的品秩就要直追他那大师兄而去,位列朝中大员的行列。
当初大大出乎各方预料,从一个不起眼的大理寺左寺丞一跃升任吏部右侍郎的朱玉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吏部上下都相处融洽了起来。
同样是新官上任的吏部尚书童仲钦,却不大权独揽,而是很好的将自己的职责与左右侍郎的分工和搭配结合了起来,童仲钦坐镇吏部不久,整个吏部的风气和运转效率,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化,过往那些跑官、要官、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