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古人是古不是傻(2/3)
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特别适用于水少干旱的北方地区。
这种灌溉方法,与我们今天大力推广的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谓殊途而同归。】
【网友说:
“不是,合着我以为的古代人和我印象里的不一样吗?”
“千万不要小看古人,他们只是生产力水平达不到,他们只是生活的时期早,但他们并不傻。你要知道,几百年后的人们看我们也是古人!”
“我嘞个豆啊!汉代种地的技术已经这么先进了吗?”
“从炎黄时期,就可以种田扑鱼各种养殖,到周朝末期,已经2000余年了,虽然没有纸张,但口口相传,有大量的农业养殖业经验,到汉代大量的农学动物学著作,以及《汜胜之书》这样划时代的总结性巨作,所以我毫不意外!”
“氾胜之生活的时代,还向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
一是人口的迅速增加。据《汉书·地理志》所载,汉平帝年间在籍民户为一千二百多万,口数为五千九百多万,这是汉代人口的最高峰。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因此越来越大。
二是西汉中期以后,土地兼并日益发展,大量农民丧失土地,社会上出现严重的流民问题。成帝时,虽然“天下无兵革之事,号为安乐”,但更大的社会危机也在酝酿之中。
汉朝统治者面临一个如何安置无地或少地农民,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
《氾胜之书》就是在上述社会背景下出现的,这些背景在《氾胜之书》中都留下了印迹。”
“很多农书其实都是作者遍访乡野,根据实际总结出来的,所以你所读到的古人的农书上的方法都是经历过实践的,在当时已经有的。”
“单一个面对河西走廊一带沙漠居多,土地荒芜且缺水的情况下应该如何种地和灌溉,这一项就够西方人研究上千年了,而我们的老祖宗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十分科学的方法。”
“冷知识,古人也看农书的,唐朝人就曾多次夸赞汉朝的农书编写的很好。”】
“后世人为什么会认为我们是傻子啊?”扶苏不理解天幕上后人的惊讶。
虽然大秦和后世也间隔了两千多年,但和三代之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