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第345章 生不逢时的农书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45章 生不逢时的农书(2/3)

“元朝末年,统治阶级耽于享乐,国库空虚,恰逢大旱大灾又有黄河泛滥,而元帝为了享乐,仍然下令强征全国的税银。

就例如说朱元璋当时家里父母兄弟姊妹十几口人,最后只有他和自己二哥活了下来。

元朝的灭亡是蒙古皇帝不注意民生,分化社会阶层,不重视底层百姓的生活和利益的结果。”

“蒙古人当然重视农业啊!入关后他们是中原王朝的封建贵族,是要当地主老爷的,而且游牧民族只是因为生活的地方不适合种地,又不是他们不想种地,不种地吃什么?

过惯了草原上吃风沙的苦日子,来到了繁华的中原难道还要睡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吗?”】

“生不逢时啊!”秦始皇感慨道,“这些农书都很优秀,那元朝的农业也很发达,可惜异族人不懂如何治理天下,只能让这些宝贝埋没了!”

扶苏蹙眉,不喜道:“这宋朝的皇帝是懦弱怕事的,怎么这宋朝的臣子也这般缺德?”

大河在中原是什么地位扶苏是知道的,当初大秦灭魏国的时候,主将王贲就掘开了黄河河堤,来了一招水淹大梁城。

好消息是魏国打下来了,坏消息是大秦为了治理黄河被掘开的堤口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

这可是一招损人还不利己的方法。

南宋鹅湖亭。

“我朝宰相章申公经略南方之前,江南地区纵然繁华,可整个南方地带仍是大片荒芜的,开垦两湖之后,南方的势头才逐渐赶超了北方。”

朱熹顿了下,继续道:“因为北方人口众多且城镇繁华,所以在此之前的农书也大多写北方的农业,天幕之人却是第一个写南方农业的,这是创新之功!”

辛弃疾也道:“北地沦陷百年且金人不懂治理天下,南国却如火如荼的安定增长,百年之后,恐中夏南北方之形势逆转也!”

明朝

“若是咱当初能够吃饱饭,会想着去造反吗?”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说道:“蒙古人不给咱活路啊!咱的娘病在床榻,咱的哥哥们姐姐们都被饿死了,全家只剩下一小包的稻种,就这都让那群畜生给抢跑了!”

“家里只剩下二哥和咱的时候,咱还是没想过咱饭,而是老老实实的去寺庙了当了和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