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懂得变通的太史亨(2/4)
统恭敬说道。
“太史亨!”
庞统大喜,继而向着少年问道:“太史慈将军何在?”
少年太史亨面露苦色,哽咽道:“自被吴王发落南方剿匪,家父一直郁郁寡欢,数年前已然病故!”
“可惜!可悲!可叹!”
庞统喟然长叹。
东莱太史慈,当初是何等勇猛。
单枪匹马就敢独闯黄巾大营,一身武力,比之关羽、张飞、赵云也是不遑多让。
这样一个猛将,却被孙策在江东收复;孙策虽招降了他,却并不重用他,把他安置在南方剿匪,以稳固后方。
太史慈临死前还说,“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可以说,太史慈本人的志向,还是十分远大的。
只是其本人被孙策禁锢在东吴境内,一生所学却有如流星,昙花一现,不免可惜。
而这,也是庞统感叹太史慈之死的缘故。
“斯人已逝,太史侄儿,你也莫要难过。当前,还是要把自己过好,也免得浪费了太史兄弟传授给你的一身本事。”
庞统上前,轻按着太史亨的肩膀,安慰道。
“侄儿也是这样想的。”
太史亨答道:“家父去后,侄儿深思过往,以家父本事,本应耀眼天下,可是却被孙氏禁锢,一生武艺大材小用,侄儿深以为恨。剿匪途中路遇姜维兄弟,被其率军击败被俘;姜维兄弟晓以大义,不嫌弃在下本领低微,愿携手在下共襄盛举,关兴、张苞、黄崇三位兄弟亦是义薄云天之辈,而今,孙氏日薄西山,侄儿可不是家父那般顽固之辈,良禽择木而栖,侄儿愿跟随姜维兄弟,共建一番事业!”
“你倒是说得通透。”
庞统笑了。
这太史亨,就如同他本人说的那样,不似太史慈那般迂腐、顽固、不会变通,而是将自己的目的,明明白白的说了出来。
若是太史慈能像他儿子太史亨这样考虑,抛弃孙权,投奔刘备或者曹操,也不会像在孙权麾下那般日渐泯灭于众人矣。
“还望庞军师莫怪!”
太史亨小声说道。
“哈哈哈~,太史侄儿,你放心,庞某又岂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