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篇第五(五)(5/6)
眼睛一亮:“哎呀妈呀,老岐你这说得跟变魔术似的!那针灸到底是怎么个泄补法呢?”
岐伯嘿嘿一笑:“这你就不懂了吧?针灸啊,那也是有讲究的。咱们得根据病情、体质、季节、时辰等等因素,来选择不同的穴位、不同的针刺手法。比如说,补法呢,就像是给身体加油打气,咱们得慢慢来,不能一下子扎得太猛;泄法呢,就像是给身体放气减压,咱们得快点扎进去,还得来回捻转几下,让阳气能顺利地泄出来。”
“而且啊,咱们还得注意针刺的深度和角度。深了浅了、直了歪了,那可都不行!深了可能会伤到内脏;浅了呢,又可能达不到效果。角度呢,也得根据穴位的位置和经络的走向来调整。这一针之间,那可都是大学问啊!”
黄帝开口又问:“嘿,岐伯,我一直有个疑问,你说咱们这医术界,上工、中工、下工到底有啥区别啊?是不是跟饭店里的大厨、二厨、洗碗工似的,一个比一个菜(差)啊?”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说:“黄帝啊黄帝,你这比喻可真是绝了!不过话说回来,上工、中工、下工的区别,还真不是那么简单。来,我给你细细道来。”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他的“医术界吐槽大会”:“先说上工吧,这些大佬级别的医生,那可真是‘平气’的高手。他们看病,就像高手下棋,走一步看十步,能提前预判病情的发展,然后轻轻巧巧地就把病给治了。在他们眼里,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哪个零件出了问题,一眼就能看出来,然后手到病除,那叫一个潇洒!”
“中工呢,就比较接地气了。他们看病,就像咱们平时打游戏,遇到个boss,得费点劲才能打过。中工们得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脉象是不是乱了套,然后琢磨着怎么给病人开方子、扎针。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好歹也能把病给治好,算是及格线上的好学生吧。”
“至于下工嘛,嘿,那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他们看病,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片啊!你说他们医术不行吧,他们还非得逞能,结果一出手,就把病人的气给‘绝’了,病情反而越来越重,简直就是‘医死人不偿命’的代名词啊!这可不是我瞎说的,岐黄之术,博大精深,下工们要是不谨慎点,乱来一气,那可真是害人害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