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空营计(2/3)
:
“陛下,这蜀军引我们出战,理应准备大军迎战,如今坚守不出,又有撤退迹象,定然有诈,我军当速退之!”
长久以来的作(失)战(败)经验为司马懿敲响了警钟,尽管不知道诸葛亮想要干什么,但是理智告诉他诸葛亮并不是那种故弄玄虚之人,所以这一定是某种针对魏军的计策。
然后他看到曹叡亦是面色一凛:“竟有此事?朕当亲自观之。”
曹叡这个决定让司马懿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陛下您知道您是万金之躯而且还没儿子么?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老曹家怕是要出大事儿啊!
当然这种话司马懿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他只好看着曹叡选了一处坡地登高后在那喃喃自语,又招来刚才的探子问话:
“朕听闻蜀军收拢三辅民众,建立营地,可曾见到这些黔首百姓?”
探子回答不曾见到,倒是有不少空旷的营地或者拔营留下的痕迹,看规模怕是安顿六七万人都不成问题。
曹叡略做思索,旋即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兴奋:
“看来朕此番亲征,蜀军已然畏惧,既不敢攻打长安,又舍不得到手的民众,所以决议撤退之际摆下这空营计。”
啊?
司马懿迷茫地看看曹叡,又看了看陈群,发现对方同样露出迷茫的神色,显然是没跟上自家陛下的思维方式,而曹叡依然在自顾自为自家爱卿们解说:
“诸葛亮先是引诱我军,然后又在此故弄玄虚,乃是因为他在此前的交手中知晓爱卿乃是慎重之人,爱卿见此情况定然担心大军疲惫,求稳撤退。然后他才好携百姓缓步撤回凉州,纵使我军事后发现,往返追赶,也会因为消耗体力而追击不及,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朕会亲自带兵追击,所以此时只好据营坚守,等待押解民众的军队返回。此时正是我军进攻的大好时机!”
司马懿肯定没胆子说陛下你别瞎胡闹——曹叡本身是幼年聪慧、成年后也极富远见的君王,唯一的问题是缺乏一线的见闻和实践,不过在过去数年的帝王生涯中,臣子们众口一词的“陛下英明”还是极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对一线军事的判断也极为大胆。
平时这些判断有助于曹真等人开展军事冒险,也方便坐镇一方的大臣们在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