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秦国教育(2/4)
复为也!”
赵王道:“其有诸侯登集,寡人愿举国以附之。然势孤力弱,未可为首也。”
信陵君道:“王以二十万伐燕,力未弱也;伐燕而魏助之,势未孤也。王其为首,无忌不才,愿骥附之!”
赵王道:“君观天下诸侯其有背秦者乎?”
信陵君道:“天下诸侯,孰不怨秦!楚失其郢,魏失安邑,赵失晋阳,韩失平阳。此数者皆祖陵之地,宗庙在焉,凡其子弟无不切齿,而所侵者皆秦也!秦灭两周,凡姬氏无不怨者,而燕、卫必应;燕有愆于王,王其恕之,燕必举国效之。齐与赵为婚姻,王礼而请之,齐必出也。”
赵王道:“善!愿公子为寡人谋之,寡人无不应也。”
有了赵王的应允,信陵君也就不在隐讳,派出门客,四出诸侯,联络合纵。同时,也日益参与赵国的朝政。
信陵君联络合纵的消息从各个方面传入咸阳,秦王也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家的意见仍然是,秋后征集兵力,先敌行动。
赵正回到咸阳的第二年,刚过新年,祖父在登基后三天去世,举国服丧,刚刚脱下的丧服又重新穿上。随后,父亲子楚为王,自己当即就被立为太子,从偏宫中移居父亲曾经住过的太子府。
秦国王子如果未成年,一般随母亲居住。成年后,按爵建府,自行居住,并不住在王宫之中。赵正并未成年,按理应该与母亲赵姬同住。但秦王明确下令,赵正入住自己以前居住的太子府,不与赵姬同住。
百日之后,孝文王下葬。秦王令太常为太子筹建教学团队。在秦国,诗书礼乐都不在教学范围之内,秦国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秦律,以及历代秦王的教令。为太子挑选的伴学名叫赵高。
赵高是赵氏,和赵国也真有些关系。远古,赵氏和秦氏本是一族,赵人到秦国做官的人很多。赵高的母亲犯了罪,被处一种肉刑,也不知是被剁了手还是剁了脚。这样的刑余之人,在社会上无法生存,受刑之后会被收容到一个叫“隐宫”的地方,由官府安排做些还能干的工作,给以衣食,几乎就相当于无期徒刑了。那时对男女之事不像后世那么看重,女囚在隐宫之中生下孩子也很正常;生下的孩子从父氏或从母氏也都无所谓;赵高是从父得氏还是从母得氏,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