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上将军信陵君(4/4)
魏王打断道:“俱往矣!寡人闻汝奔邯郸,每自查失德之处,夜不能寐!今无忌归……”
信陵君道:“王之言,无忌死无地也!”
魏王道:“勿复他言。兄弟相会于乱世,幸也!而发皆颁白。今且与寡人同乐!”当即命诸魏公子皆留宴饮,其余群臣自归。自己携手信陵君往大殿而去。
魏国大臣多魏氏宗亲,留下的很多,就于廷中按班次年齿就位。随着鼓乐响起,开启一场盛大的酒宴。
在一个良辰吉日,魏王于宗庙中,授信陵君上将军印,那个曾经引得兄弟反目的兵符,也交到信陵君手中。
信陵君立即遣使通知各国,自己担任魏国上将军;魏国正面临秦军的严重威胁,请求各国发兵相助。
当然,魏国面临秦国的威胁,只是一个说辞,目的是请诸侯出兵。但如果以伐秦相号召,目标太大,恐怕难以找到朋友;请兵协助魏国抗击秦国,一般兄弟之邦是可以出兵的。
反应最积极的,自然是赵国和韩国。他们一个想恢复自己失去的三川郡,一个想夺回自己失去的太原郡。楚国迁都巨阳已经五年,但新都寿春却一直没有完工。本来迁都巨阳只是一个过渡性措施,在迁往寿春之前,在巨阳中转一下,却不想这一中转就中转了五年,而且寿春的建设似乎还遥遥无期,楚国内部对春申君的反对之声也出来了。春申君为了平息群臣对自己的意见,上书楚王:“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将富庶的淮北十二个县全部让出来,将自己的封地改到吴城。在建设寿春的同时,还同步吴国旧都城的基础上,修建自己的都邑。楚国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十分紧张,无力出兵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