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入为郎官(4/4)
招揽门客已经有两年了。两年来,每年都有数百饱学之士奔赴咸阳,投到吕氏门下,只不过由于吕氏出身卑贱,那些德高望重的学者不屑前来。但吕不韦对此并不以为意。他在邯郸时,亲眼目睹了平原君和信陵君的门客。平原君门下都是德高望重之士,但其实一事无成;相反,信陵君门下的门客一般都是无名之辈,但确有真才实学。吕不韦认为,自己不能重犯平原君的错误,而应以信陵君为榜样,招募实学之士,而不是那些空有虚名的人。吕不韦是生意人出身,阅人极多,有识人之才。经过与李斯的交谈,发现李斯的见解与自己相似,都认为在成皋、荥阳一带与魏军周旋不利,应该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腾出手来争取尽快消化已经夺取的地区,再转用兵力于自己最有利的战场上。短短两三年时间,秦国就征服了洛阳-三川、太原、河内、上党等大片区域,这些都是诸侯的重要战略区,物阜民丰,只要好好整顿,秦国的实力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回到咸阳,办完丧事,将秦王下葬,吕不韦正式推荐李斯出任郎官。郎官是一种没有特殊职守的官员,可以理解为秦王的“左右”,郎卫、秘书郎、郎中、侍郎……这种种不同的称谓,都是郎官的具体职位。郎官为内廷郎中令所属,是秦王的私家职位,既没有爵位,也就不必要有军功,一般都是由宗室贵戚的子弟担任。吕不韦虽然不是宗室,但贵为相邦,自然也可以推荐。
李斯本来也是想投奔秦王而不是秦相,打算在秦国任个一官半职,作出一番事业来。但由于秦王猝然而逝,他的计划落空,不得已只能投奔吕不韦。现在吕不韦把自己又推荐给秦王,看上去好像是遂了自己的愿,但由于秦王还是个孩子,其实吉凶难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