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从赶山打猎开始暴富」

第233章 成册买,小人书收藏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33章 成册买,小人书收藏(2/3)

货。那嘎达有个水泥厂,咱们大早上从这过去,去那一块应该是快11点了。我们就在家属院门口卖,十一点的时间还是很好卖的。”

分田到户后,挨家挨户都有地,收获多了,收成得想办法换出去。家属院门口若是有个卖货的几乎都有围观。而且那嘎达卖东西的人不多,偏僻。到时候他们到一个家属院,喊上几嗓子,就会有人出来。

宋德生说精神了,问他:“李哥,回头你有啥打算?屯里这么多地,也不是人人都有工夫回去种地的。”

分田是分田了,但屯里不少人都搬进县城里住,老人年纪大了,年轻人也不懂种地的事儿。所以会有不少田地荒下来,无人耕种,只有野草。

李居安说道:“租下来。”

“租下来?种啥呀?”

“树。”

兴安岭这片土地,黑土地,气候寒冷。土地透气性良好,排水性强,不易积水,合适种耐寒性强的果树。能适应兴安岭的气候条件,还能有高的经济价值。

最重要的是,李居安知道十多年后,林业经济会有一次爆发,那时候很多南方大老板承包山头,发展林业,几十年时间投进去,就为了拿到高回报。

宋德生想了想,说道:“这可不就是林场的活儿么,李哥你和林场抢工作,能行么。”

李居安乐了,说道:“得看政策什么时候下来。”

他知道,兴安岭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0多度,在这种艰苦环境下,一大批国营林场发展了起来,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木材。但在80年代中期,和后期,成年林基本采伐殆尽,加上出现好几场特大森林火灾,让天然林的资源枯竭。

兴安岭林业职工的收入,比南方各地区落后许多。就单说十八站林业局,一般机关工作人员和普通职工,在90年代每月工资仅800-900元。那时候的当地处级干部,月工资也只有1400-1500元。

当地山里有许多遗址,若是能以蘑菇木耳药材等山林资源为主,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加上经营,只要能在政策放开的风口,凭借第一桶金,就能干出很多事情。

宋德生笑话他:“政策那是上面的人定的。咱们这些平民老百姓还能想这个?还是老老实实卖水果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重生80:从赶山打猎开始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