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番外篇)玄鸟军事防务——海军单位一览(12)(4/6)
潜艇配备了10具700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深海幽灵-5”鱼雷。
鱼雷采用新型的离子推进技术,最大航速可达70节,射程为150公里。
采用量子定位与主被动声呐复合制导方式,命中精度极高,能够准确地追踪和攻击敌方潜艇和水面舰艇。
战斗部采用新型的纳米材料聚能装药,爆炸威力是传统鱼雷的2倍,可对敌方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是潜艇在水下作战的重要利器。
(四)自卫武器
在潜艇艇首和艇尾,分别安装有3座“闪电-4”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用于自卫防御。
导弹射程为30公里,采用红外与雷达复合制导,可对来袭的反潜直升机、无人机等目标进行快速拦截,为潜艇提供了一定的对空防御能力。
此外,潜艇还配备了一套“电磁堡垒-x”电子对抗系统,可对敌方的声呐、雷达等探测设备进行全频段干扰,干扰距离可达200公里。
同时,该系统具备反鱼雷诱饵发射功能,能够发射诱饵干扰敌方鱼雷的追踪,有效保护潜艇安全,提升了潜艇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四、电子信息装备
(一)声呐系统
主被动搜索声呐:艇首安装一部直径达9米的大型球形主被动搜索声呐,采用先进的低频宽带发射技术与高灵敏度数字接收技术。
探测距离可达1000海里,能够对敌方潜艇和水面舰艇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搜索与跟踪。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快速识别目标类型、运动状态及特征信息,为潜艇的作战决策提供重要的情报支持。
拖曳线列阵声呐:潜艇尾部拖曳一条长达1500米的拖曳线列阵声呐,采用量子纠缠态水听器技术。
这种技术对低频信号的探测灵敏度比传统声呐提高10倍,能够探测到600海里外的微弱声音信号,极大拓展了潜艇的探测范围。
拖曳线列阵声呐为潜艇提供了更广阔的探测视野,使其能够更早地发现潜在威胁。
舷侧阵声呐:潜艇两侧艇壳安装有